37.家事(2/3)
“这次可是宫里采买宫女,给的钱多不说,去的地儿也好,至少到了年纪还能放出来。
这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万一错过这次,谁知下次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去处了,到时候恐怕再想见上一面都难。
”
“就是。
老马家二妞子就被卖进了个大户家里做使唤丫头,将来赎不赎得出来还要看主家的意思。
同样是伺候人,她最大的出息也不过是个妾,你家闺女却不同,长得仙女儿似的,万一得了贵人青眼,说不定还有大造化咧。
到时候你们就是皇亲国戚,哪里还用吃这些苦。
”
“辛先生也莫要太过不舍,令爱小小年纪已现倾城之色,只怕日后会出落得愈发姿容不凡。
先生家中无权势,若有什么,恐难护她周全。
”
……
于是原主最后还是坐着牛车晃晃悠悠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家乡,怀里揣着母亲流着泪塞给她的两个鸡蛋,对于现在的家里来说极为奢侈的吃食。
她耳边回响着父亲的交代:“进了宫要小心,老实做事不要招惹是非。
家里不求你荣华富贵,只盼你平安归来。
每年春秋我们都会去看你的,你一个人在宫里不要害怕……”任泪水模糊了视线。
入宫后先学规矩,然后被分到长春宫,她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小心谨慎,本分老实到近乎木讷,只每年两次和家人见面时依稀可见曾经的灵动。
可一年年熬过来,她最终还是被永远地留在了这个紫禁城,至死,都没可能再回去那个回忆里温暖的家。
这些记忆辛虞都有,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刻意去想难免有所忽略,她还真忘了这个对原主来说十分重要的日子。
她用了原主的身体,总该为原主做些什么,比如在能力范围内照拂原主的家人。
所以她毫不犹豫拿出大半积蓄叫宋嬷嬷送了过去。
说起来辛家那几年大概真的走背运,饶是原主把自己卖了个好价,她祖母却怎么也不肯用孙女的卖身钱治病,反而一股火加重了病情,不到半个月就没了。
而导致一切的旱灾从不会怜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肆虐了整个夏秋后以更不可一世的姿态于第二年卷土重来。
于是当原主拿出攒下的例钱给自己的母亲时,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女人只象征性推拒一下就收下了。
至于原主的哥哥,听原主母亲说他知道妹妹被卖后曾徒步跋涉十几里路试图将她寻回,却无功而返,回来后便变得很沉默。
入宫第一年,他还陪母亲来看过她,只是没敢上前,一直远远地望着她。
从第二年起原主便再没见到他的身影,问过母亲几次母亲总是支吾不言,今年春才终于吐了实话,说他留书出走至今未归,为此原主连着几晚都没能睡好。
这些回忆让辛虞的心沉甸甸的,再次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亲人。
金铃见她似有落寞,拿了粟米逗着鹦鹉说话,希望能将她的注意力转移。
其实比起刚来不久的宋嬷嬷,第一个跟着辛虞的金铃应该更得她信任。
但宋嬷嬷表现出来的干练实在让她自愧弗如,她以前也觉得自己伺候小主尚算尽心,可和宋嬷嬷一比,才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