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灯比喻什么> 第162章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第162章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2/3)
得如同破风箱:"魏王府...萧烈...给了我十万两银票,让我用宗人府船符,帮他私运兵器..."每说一个字,都像是在抽干他最后的力气,"船符上的痕迹...和黄河兵符...一模一样..."
满堂哗然。
宗人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谢渊站在原地,看着众人骤变的脸色,心中翻涌着难以抑制的怒火。
他想起那些在砖窑里被虐杀的匠人,想起漕船上累死的船工,他们的惨状此刻在他眼前不断闪现。
这些宗人,平日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实在可恨!
未时初刻,宗人府后衙突然腾起滚滚黑烟。
谢渊正在查看档案,闻到烟味的瞬间,心脏猛地一缩。
他冲出门时,正看见库房方向的天空被火光映得通红,热浪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
那一刻,七年前砖窑那场吞噬匠人的大火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喉咙瞬间发紧,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绝望的时刻。
"保护档案!"他大喊着冲向火场,全然不顾火星溅在身上。
官袍很快被燎出焦痕,头发也被热浪烤得发焦,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证据毁掉。
当他从坍塌的梁柱下抢出半片烧黑的木牌时,掌心传来钻心的灼痛,可这疼痛远不及心中的震撼——木牌边缘残留的字样,与在私矿查获的管事腰牌残片如出一辙。
暮色渐浓时,谢渊蹲在余烬旁,指尖轻轻拂过木牌上扭曲的刻痕。
夜风卷起灰烬,落在他染血的袖口,恍惚间他又听见匠人陈六的女儿在砖窑废墟哭喊父亲的声音。
他紧紧攥住木牌,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这半片木牌,或许就是打开宗藩谋逆黑幕的关键钥匙,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真相水落石出。
戌时三刻,永熙帝紧急召见群臣。
大殿内气氛凝重,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废太子萧桓跪在御案前,蟒袍下摆沾满灰烬,声音带着哭腔:"儿臣监管宗人府不力,致使档案损毁,恳请父皇降罪..."
谢渊的目光死死钉在萧桓腰间的玉佩上,那是块雕工繁复的和田玉佩,他曾在魏王府私军统领的尸身上见过相似的款式。
当萧桓伏地叩首时,内侧浮现出用朱砂填色——与三个月前查抄魏王府时,在密信火漆印上发现的"秋祭"暗号,从纹路走向到朱砂沁色都如出一辙。
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