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含冤莫白(3/3)
钟灵秀道:“看呀,你和官府作对,丐帮又要捉拿你,在临安你躲也躲不过的。
快说,你要上哪儿呢?”
檀羽冲道:“你当真有办法吗?”
钟灵秀道:“你随我来!”她已经开始跑在前头了,檀羽冲只好跟着她走。
她带着檀羽冲抄小路走出郊区,沿着栖霞岭的山边往北走,不久就看见另一座山。
“谭大哥,你看这座山像不像一只凤凰?”
这座山北接万松岭,东靠南屏山,两边的山麓左达西子湖边,右达钱塘江岸,檀羽冲举头四望,说道:“真是很像一头飞翔在江湖之间的凤凰。
”
钟灵秀道:“这座山就叫做凤凰山,你看山上隐现的亭台楼阁么?”檀羽冲随口问道:“是哪家富贵人家?”
钟灵秀道:“这是皇宫呢!皇帝老儿就是住在那里的。
”
檀羽冲吃一惊道:“是皇宫?”
钟灵秀笑道:“你别害怕,皇宫的守卫都在山上,在山下往来的都是附近渔民,他们不会走上山去,山上的守卫也不会特地下来盘问他们的。
”
檀羽冲恍然大悟,笑道:“小妹子,想不到你也懂得兵法。
”
钟灵秀噗嗤笑道:“你可真是说得奇怪了,我懂得什么兵法?”
檀羽冲道:“兵法有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汤思退绝想不到我敢于从天子脚下走出临安,所以他也不会在这里设立哨岗了。
”
钟灵秀笑道:“天子脚下还要什么地方官府设立哨岗?不过,你也别给我乱戴高帽,我根本没有想到你说的这—层,我只是因为从这里可以跑往钱塘江,钱塘江上有我的一条小船。
大哥你不知道,我爹本来是、是个船夫,他死了,爷爷睹物伤心,才要我跟他上岸,改行卖唱的。
”
檀羽冲道:“去钱塘江作甚?”钟灵秀道:“爷爷说,你若无法可想,那就唯有去求王宇庭了。
王宇庭你知道吗?”檀羽冲喜道:“知道,原来你爷爷也是这样想。
那就去吧。
”
再走一程,已经可以看到矗立钱塘江口的白塔了。
白塔的北边,还有一座宝塔和它遥遥相对,那就是著名的六和塔了。
檀羽冲道:“六和塔我知道,我念过一首六和塔的诗,江分吴越绿漫漫,闲向浮屠绝顶看。
目览钱塘殊觉小,身游玉宇不知寒。
这座白塔大概没有六和塔那么高吧?”
钟灵秀道:“它虽然没有六和塔那么出名,但听说它是在三百年前建造的,比六和塔更古老。
白塔也有一首诗,是今人写的。
或者没有你念的那首题六和塔诗出名,但在临安,却也差不多是家喻户晓的。
我在西湖卖唱,有一次就因为唱这首诗倒了霉。
”
檀羽冲道:“哦,唱一首流行民间的诗也会倒霉,那我倒想听听这首诗是怎样写的了。
”
钟灵秀念道:“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说中原有几程?”
“地经”是一种标明有里程的地图,白塔桥边常有各地船只来往,商人在那里出售的“地经”,把从各地前往临安的“长亭”“短驿”都描绘得很详细,可是广大的中原却没有画进去。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说中原有几程?”实是含有对南宋甘心偏安局面的愤懑和讽刺的。
钟灵秀道:“那次我自作主张唱了这首诗,有个官儿骂我,有多少新诗新词你不唱,偏偏唱这首讽刺朝廷的诗,若不是看你年纪小,非把你送官究办不可。
结果我一文钱得不到,平白给他骂了一顿。
”
檀羽冲默然无语,心里想道:“金国侵占了中原一大片土地,也难怪宋国百姓愤慨,连带对他们那个不惜屈辱求和的皇帝也不满了。
”想起自己一半是金人,一半是宋人,心情殊为郁郁。
钟灵秀道:“谭大哥,你想什么?”
檀羽冲道:“小妹子,你对我这样好,我却骗了你。
我实是姓檀,不是姓谭。
我说我是汉人,那也只有一半是真的。
我的娘亲是宋国人,我的爹爹却是金人。
”
钟灵秀道:“姓谭姓檀那有什么关系?只要你是好人就行了,金国也有好人。
你是来帮我们的,不是来和我们打仗的。
纵然你的娘亲也是金人,我一样会对你好。
”檀羽冲道:“小妹子,你倒很明白事理。
”忽听得潮声大作,不知不觉,他们已经来到江边了。
钟灵秀笑道:“我驾舟的本领,其实比我唱曲的本领要好得多。
钱塘江的浪潮虽然厉害,但现在还是早潮,早潮最弱,你大可放心,请上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