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3)
台,市委的老书记退了。
官场上人走茶凉,是正常不过的事。
这老书记一退,再也不过问任何事了。
而且,原来有些人因为对老书记有意见,现在反倒转过来用到汪向民身上了。
有时莫名其妙的,汪向民就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了。
以前在李明学面前,他虽然也是低调,可那是柔中有刚;现在呢?他看李明学的眼神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这一当然是因为老书记的退下来,二来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市里马上就要换届了。
李明学很有可能向上跨一步。
如果真地跨了一步,临离开湖东时,李明学的推荐意见是很重要的。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汪向民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忍一忍的。
都忍了好几年了,还在乎这么几个月?
所以,物流港的青苗补偿,李明学定了,汪向民也就没有坚持。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汪向民感到很意外了。
梅白主任告诉李明学,有人到省里告状去了。
李明学一惊,问:“怎么回事?”
梅白说:“是因为物流港的用地问题。
是一些老干部,昨天晚上过去的。
到省政府没有能进去,后来到了国土资源厅,刚才那边打电话过来了。
我已经安排车子去接了。
”
“太不像话!告,除了告状,他们知道什么?经济要发展,不走些有特色的路子,怎么行?这些老同志啊!不过,既然去了,一定要好好解释。
同时把这事给向民县长说说,请他亲自到省里去接人。
”李明学吩咐道。
汪向民听了先是不做声,继而很生气地骂了几句。
骂完了,还是同梅白一道,到省里去了。
路上,梅白问汪向民:“听人家说,汪县长准备走……”
“哈哈,我走到哪?谁说的?民间组织部吧。
”汪向民笑道。
梅白也笑了,“外面的猜测,也不是一点可能没有啊!现在民间组织部,有时来得比组织部还快,还直接。
”
“那也是。
中国现象嘛!”汪向民笑着,问梅白简又然简书记在不在湖东?
梅白说简又然不在,昨天到北京去了。
可可化工马上要来,他去最后落实一些具体事情的。
汪向民道:“又然同志喜欢到北京哪。
有李雪主任在,哈哈。
我可听说上次,他们,他们出了点事……”
“不会吧?”梅白故意道。
“不过也正常,又然书记风流倜傥,正常嘛,正常!”汪向民说着,朝梅白笑笑,大家说到欧阳部长,汪向民说看来欧阳部长对简又然书记很看重哪,不然在湖东现在的形势下,一个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是不会轻易来的。
欧阳部长一来,市里的主要领导自然得陪着。
欧阳部长肯定了湖东,市里岂能说不?
到了省里,老干部们说什么也不愿意回来。
汪向民这回是反复地耐着性子,一个个解释,一个个做工作。
到黄昏时,总算让这些老干部们同意先回湖东,再由政府出面处理。
厅里的领导特地把汪向民找了去,说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五百亩地,如果真的是像老干部们所说的那样,运用了基本农田;同时又内部做标了。
那省里是要查的。
你们先把人带回去,厅里下一步研究了再说。
汪向民以前就对内部做标这事有不同的意见,这事闹出来风险大,弄得不好,是要出大事的。
可是,李明学和简又然都坚持,刘中田也没表示反对。
后来汪向民索性也不问了。
可是现在,闹出来了还得他来收摊子。
汪向民窝着火,却不能朝老干部们发。
一路上,都黑着脸。
快到湖东时,李明学打电话问他情况怎么样了?汪向民在电话里大声地回了一句:“还能怎样?人领回来了。
事情没解决。
”
“只要人回来就好。
你辛苦了。
”李明学没等汪向民再说,就把电话挂了。
汪向民把手机狠狠地砸在座位上,嘴里道:“什么物流港?什么……”
梅白回头朝汪向民看了看,汪向民立即停了,闭上了眼睛休息了。
简又然回到湖东时,物流港的地已经基本平整好了。
五百亩,平整过后,显得是老大的一片。
一周前,地上都还长着庄稼,现在是黄土了。
小郑把老干部们上访的事跟简又然说了,简又然突然感到一种无奈,同时内心里有一种担忧。
物流港的用地,当初在运作时,就有些不太规范。
而且,这么大面积的土地,要是上面真的认真起来,一追究,就很难保证不出事的。
这两年,全国各地对用地本身就很关注,处理了好几起违法用地的事件。
处理的干部级别也越来越高,从镇长到县长,到市长,甚至省长了。
作为一个挂职干部,简又然是不想在湖东这地方背个什么处分的。
至少不能像杜光辉。
一个处分一背,回去安排就成问题了。
安排不好,还下来挂职干什么呢?
对杜光辉的处分,简又然心里一直有些想不通的。
一个挂职的副书记,怎么就……简又然为这事也了解了一下,据说到桐山调查的省政府办公厅刘安副主任还是杜光辉的同学。
既然是同学,怎么还……这让简又然更不解了。
上周他回省城,特地找到杜光辉,杜光辉瘦得像只猴子,谈到这事,摇摇头,说:“处分是我自己要的。
本来是没有的。
但是,我分管矿山抗洪,不背个处分,我心里不安。
”
简又然叹了口气,杜光辉啊杜光辉,心里不安与受个处分,有着多大的不同啊!那一刻,简又然对杜光辉无比地同情起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
事业,孩子,家庭,似乎一切麻烦都让杜光辉摊上了。
人与人的道路,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想归想,简又然还是全力以赴地准备着欧阳部长来视察的事。
昨天下午,简又然专门到物流港工地上看了看,场面还是不错的。
他心里也有了底。
就在他返回的时候,杜光辉给他打来了电话。
杜光辉问:“是不是欧阳部长要下来?”
“是啊。
没通知你们?他说要到湖东和桐山的。
”简又然道。
“还没接到通知。
我们这里人事刚刚动了下,县长调走了。
”杜光辉说着,简又然道:“也许是到了湖东后再通知你们吧?县长调走了,管他呢。
我们只是挂职,两年一瞬,哪能管这么多事?”
“也是。
那欧阳部长到了湖东,你给我知会一声。
”
“那自然是。
一定的。
”简又然痛快地答应了。
现在,杜光辉似乎已经跟他不在同一个线上了。
如果说一开始下来时,杜光辉可能还曾经是一个假想敌,那么现在,已经远远的不是了。
简又然感到自己已经早早地跑到了前面,杜光辉看见的只是他的背影了,甚至失去了和他抗衡的力量与信心。
早晨八点刚过一点,简又然陪着李明学、汪向民一道,到高速路口来接欧阳部长。
市里的王市长昨天晚上已经到了湖东,这会儿也一道过来了。
四五辆车子,一字溜儿地排在高速路口,大家都没有下来。
这里车多,人来人往,下来影响不好。
坐在车里,眼睛盯着路口,欧阳部长的车队一到收费站,马上便能看到。
一看到车子,再下车,正好赶上。
这迎来送往也是有讲究的,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