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3)
“这么一说,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基于这种种的原因,大部分的人对于平阳长公主上朝一事竟然就诡异的保持了缄默。
平阳长公主站出来后,徐清麦稍微转身侧对着她,两人隐秘地交换了一个一切皆在不言中的眼神。
大家在一些政见上或许各有各的方向,但是在这样的小事尤其还是利国利民的小事上,以后便是攻守相助的同伴,这是不言自明的默契。
“老臣也愿意接种。
”第二个站出来的却是魏徵。
“臣也愿意。
”李孝恭也站出来了。
“臣也愿意!”房玄龄也站了出来。
有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带头,接下来,一个接一个的大臣站了出来,徐清麦和巢明对望一眼,眼角尽是喜悦。
牛痘苗这事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保证疫苗的生产了!
“就咱们现在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下朝了之后,徐清麦对巢明道。
巢明拧紧眉头:“这本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徐清麦:“的确不是一蹴而就,可按照咱们现在的进度,想要让大部分的百姓们都能成功接种上牛痘,怕是要一两百年了……”
在一旁的钱浏阳笑道:“看来,四娘应该是有想法了?”
徐清麦嘿嘿一笑:“倒也不算是什么太成熟的建议,还要靠大家来帮我把把关。
”
她想要让各州县的医署都参与进来,直接将制痘的方法下发,或者是看看能不能改进一下工艺进行流程化。
另一位太医丞摇头:“可现在有太医署的州县实在是太少了,有的州县也就那么一两个人在那儿,根本不抵用。
”
其他几位也都纷纷点头。
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
想要在各州县甚至是各个大一点的城都兴建起医署,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一个庞大的且艰难的计划。
最困难的就是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大夫!
太医寺就那么点人,总不能长安城一个不留全放出去。
钱浏阳苦笑:“现在都等着太医院结业的这一批呢。
还有两年好等,远水解不了近渴。
”
徐清麦:“这一批里我估计有一半得要留在长安。
”
悲田院也缺人!
钱浏阳转向巢明:“或许之前所说,在各州兴建医学院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否则总是会陷入到缺人的境遇里去。
”
徐清麦莞尔,用后世的话来讲,现在的杏林就是一个朝阳行业,的确永远在缺人。
在一旁一直沉思的姚菩提道:“这也是后续讨论的事情了,先回到牛痘这边来。
老朽倒是有个提议。
”
大家都望了过去。
姚菩提抚了抚须,主要看向巢明与徐清麦:“如果想要加快进度的话,不如将各地的一些医学堂给纳入进来,让他们也参与。
这样肯定速度会更快。
如果担心他们唯利是图的话,可以先考察其名声,后续再由太医寺派出巡查去各地抽查。
”
徐清麦沉吟,引入民营资本吗?这倒是个路子,只是监管的确是要更加严格……
姚菩提见她沉默不语,以为她是年轻气盛不愿意这样做,解释道:“也不是所有的医堂和民间的大夫都不可信。
且,之前太医寺崛起,也无意间将各方医堂给得罪狠了,虽则咱们并不怕这些,但如果能借此事和他们缓和一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