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淮镇郭六孝彰,旧怨梦诉醒官心(1/3)
【贞妇郭六】——
在淮镇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农家妇女——郭六。
没人确切知晓她究竟是随丈夫姓郭,还是本就父家姓郭,乡邻们口口相传,都唤她郭六,这简单的称呼,承载着她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印记。
雍正甲辰、乙巳年间,一场可怕的饥荒如乌云般笼罩了这片大地。
田野里,庄稼颗粒无收,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口子,仿佛是大地无声的悲号。
饥饿的阴影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郭六一家也未能幸免。
家中的存粮早已见底,看着年迈体弱、疾病缠身的公婆,再瞧瞧一贫如洗的家,郭六的丈夫满心无奈与绝望,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一家人都将饿死。
在一个寒风瑟瑟的清晨,丈夫望着郭六,眼中满是愧疚与不舍,缓缓地在她面前双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哽咽说道:“父母都已年老,又身患重病,往后我实在无法照料,只能拖累你了。
”郭六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轻轻点头,她明白丈夫的无奈,也知晓自己肩上即将扛起的重担。
郭六生得颇为秀丽,即便身着粗布麻衣,也难掩那动人的姿容。
村里的一些年轻浪荡子弟,见她家陷入绝境,便起了歪心思,纷纷拿着金钱在她面前晃悠,言语轻佻,试图用钱财引诱她。
面对这些诱惑,郭六每次都冷冷地拒绝,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不屑。
起初,郭六没日没夜地做着针线活,手指常常被针扎得千疮百孔,鲜血染红了针线,可换来的微薄收入,在这饥荒年月,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养活公婆。
一天夜里,郭六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看着熟睡中面容憔悴的公婆,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知道,必须得做出改变,否则一家人都得饿死。
第二天,郭六把邻里乡亲都请到家中,“扑通”一声跪地,对着众人连连磕头,声泪俱下地说道:“我丈夫将他的父母托付给我,我拼尽了全力,可如今实在是没办法了。
要是再想不出别的法子,我们都得死。
邻里们要是能帮我一把,就请拉我一把;要是帮不了,那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只能去做那倚门卖笑的营生,还望大家别笑话我。
”众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小声嘟囔,犹豫迟疑了好一会儿,最终都默默转身,一个接一个地缓缓散去。
郭六望着离去的众人,心彻底凉了。
她哭着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公婆,随后,她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与那些平日里让她厌恶的浪荡子弟交往。
每当夜深人静,她独自躺在床上,泪水总是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
但她知道,为了公婆,她必须咬牙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郭六收养了一个女子,她对这女子关怀备至,却又严格限制她与外人接触。
每天,郭六都会仔细叮嘱女子待在屋内,不要随意外出,更不能让外人瞧见她的面容。
村里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郭六这是打算把女子养大后卖个好价钱,郭六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只是默默忍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