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时,他想到了之前收集到的动物尸体脂肪。
如果能够在燃烧过程中适时添加脂肪,或许可以进一步提升火焰的温度。
于是,他将部分脂肪切成小块,分批次投入火堆中。
果然,随着脂肪的加入,火焰瞬间变得异常猛烈,温度急剧上升。
经过一番努力,铁管终于达到了理想的软化状态。
林羽趁机用石锤和凿子小心地对其进行切割和修整,最终制成了一把凹形铁铲头。
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但林羽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当铁管被成功软化之后,林羽立刻投入到对铁铲头的制作工作中。
他深知,要想让这把新制的农具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确保其形状和结构符合实际需求。
因此,在开始动手之前,他仔细规划了每一个步骤,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首先,林羽使用石锤和凿子对软化的铁管进行初步处理。
他将铁管一端敲打成扁平状,并逐渐打磨成所需的凹形结构。
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整个过程显得格外艰难,每一下敲击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和精力。
不过,林羽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耐心细致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基本成型之后,林羽又对铁铲头进行了精细打磨。
他用砂石反复擦拭表面,去除多余的毛刺和不平整的部分,使整个铲头看起来光滑圆润。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注意保持刃口的锋利度,因为这是衡量一把农具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林羽终于完成了铁铲头的制作工作。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尽管铁铲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性能,但林羽发现,与之搭配的手柄却存在严重的缺陷。
最初,他打算继续使用树枝和藤条绑扎的方法来制作手柄,但由于木质材料本身的强度有限,在高强度作业下很容易断裂,根本无法承受频繁挖掘所带来的压力。
这让林羽感到十分头疼,因为他明白,只有拥有一个坚固耐用的手柄,才能真正发挥出铁铲头的作用。
面对木质手柄易断的问题,林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