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称病避漩涡(3/3)
此气节。
"
"是啊,"胤禛叹息,"这样的文人,本应为国所用,却..."他突然压低声音,"我得到消息,皇阿玛已经对老八的手段不满了。
时机快到了。
"
"四爷准备如何行动?"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等老八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我们再以'病愈'为由,请求从宽处理部分牵连不深的文人。
"
"妙计!"李辰浩赞叹,"如此一来,四爷既显仁厚,又能收士林之心。
"
正说着,外面传来高无庸激动的声音:"皇上赏赐的百年人参到了!"
胤禛立刻恢复"病容",虚弱地靠在枕上。
太监们捧着锦盒进来,恭敬地呈上御赐的人参。
胤禛"艰难"地起身谢恩,眼中却闪过一丝深思——皇阿玛这株人参,究竟只是关心儿子病情,还是另有用意?
一个月后,胤禛"病愈"首次上朝。
乾清宫外,文武百官见他走来,纷纷让道行礼。
与一个月前相比,朝臣们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真切的敬意——这一个月来,谁不知道八阿哥的酷烈与四阿哥的"仁厚"?
"四哥气色好多了。
"胤祥迎上来,低声道,"八哥今早又被皇阿玛训斥了,说他'株连太广,有伤仁和'。
"
胤禛微微点头,不动声色地步入大殿。
朝堂上,康熙帝端坐龙椅,面色沉静。
胤禩站在文官首位,脸色却不太好看。
"老四病好了?"康熙帝看向胤禛,语气平和。
胤禛出列行礼:"托皇阿玛洪福,儿臣已无大碍。
"
"既如此,《南山集》案你也该重新参与了。
"康熙帝淡淡道,"老八一个人审了这么久,也该有个结果了。
"
胤禩脸色一变:"皇阿玛,此案尚有诸多细节..."
"朕知道。
"康熙帝打断他,"所以才让老四协助你。
他病了这些日子,想必有了新见解。
"
退朝后,胤禩拦住胤禛:"四哥病刚好就急着插手我的案子?"
胤禛面色平静:"八弟误会了。
为兄只是奉皇命行事。
"他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其实为兄一直觉得,八弟办案太过操切。
那些文人虽然可恨,但杀得太多,恐伤我大清根基啊。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胤禩冷笑:"四哥这是要当好人?"
"非也。
"胤禛摇头,"为兄只是觉得,有些牵连不深的,不妨从宽处理。
既能显我大清仁厚,又能..."
"又能收买人心是吧?"胤禩讥讽道,"四哥好算计!"
胤禛不恼不怒:"八弟言重了。
为兄一片赤诚,天地可鉴。
"
两人不欢而散。
回到府中,胤禛立即召来李辰浩:"时机成熟了。
明日三司会审,我会提议释放部分牵连不深的文人。
你要确保这个消息迅速传遍士林。
"
"臣明白。
"李辰浩点头,"已经安排好了人手。
另外..."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八爷党羽这些年的不法之事,随时可用。
"
胤禛接过名单,满意地点头:"好。
记住,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争取士林之心,不是与老八正面冲突。
"
"四爷高明。
"李辰浩由衷赞叹,"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
胤禛望向窗外,春光正好。
这场由《南山集》引发的政治风波,正在向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装病的建议...
"辰浩,"他突然问道,"你说皇阿玛看穿我的'病'了吗?"
李辰浩沉思片刻:"皇上圣明,想必心中有数。
但四爷此举既全了君臣之义,又顾了父子之情,皇上只会欣慰。
"
胤禛轻笑一声:"是啊,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触犯底线的前提下,走好自己的棋。
"
窗外,一只燕子飞过,衔着春泥奔向新巢。
大清的未来,也正在这无声的博弈中,悄然改变着走向。
喜欢天赐良臣请大家收藏:()天赐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