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他只是需要时间适应(2/3)
们的主题是《内地改革开放与港城经济的双向机遇》。
”
她翻开手中的文件夹,抬头看向观众:“首先,我给大家念一组数据:1979年,中国内地的人均GDP不足300美元,甚至不到菲律宾同期水平的一半。
但是,内地有十亿人口,这是什么概念?就算每人每年只买一双胶鞋,那就是10亿双的需求;每人每月多花1块钱买日用品,那就是120亿的市场。
而菲律宾同期人均GDP虽然高一倍,但总人口不到5000万。
换句话说,内地市场的‘总量蛋糕’,是菲律宾的20倍。
”
她转身指向地图上的港城:“再看我们的港城,500万人口、700平方公里土地,拥有自由港政策、独立关税区地位以及连接中西方的金融网络。
这时问题来了:当一个10亿人口的巨型市场开始打开国门,当它需要一个中间人来对接国际规则、技术和资本时,谁最有可能成为这个中间人?”
赵佳颖看着地图:“答案或许就在我们的地理位置里,港城位于珠江口东岸,是连接东南亚与内地的天然良港。
1979年,内地的外贸依存度不足10%,80%的转口贸易要通过港城完成,为什么?因为内地还没学会‘游泳’,而港城早就是‘弄潮儿’。
”
她走回讲台前,翻页后抬头继续道:“上周我们在粤城交易会采访了27家内地参展企业,其中22家表示,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不会与国际买家对话,产品说明书要翻译成英文,质量认证要符合国际标准,甚至连如何谈价格都要从头学起。
这生意该怎么做?”
台下开始交头接耳。
赵佳颖笑看台下:“我们发现,企业需要翻译服务、国际认证咨询、报关报检指导,这些都是技术活,但内地暂时缺乏专业人才;而港城呢?我们的英语普及率极高,有百年积累的法律事务所、全球认可的会计行、国际质量认证的船级社,这是互补优势。
内地有10亿人口的市场潜力,港城有连接世界的通道优势,当内地工厂需要把玩具卖到美国,当内地工厂需要引进德国机器设备,港城就是那个翻译官、担保人、中间商。
我们帮内地企业拿到国际订单,帮外国资本找到投资机会,港城的转口贸易、金融服务、航运物流……”
这场演讲通过HTV财经频道播出,HTV还邀请嘉宾评论。
无论嘉宾见解如何,单从几个大学生能写出这样一份研究报告来看,确实彰显了能力。
嘉宾们发散讨论时,一位白发老爷子淡淡说了句:“你们说,背靠十亿人口的港城机会多,还是有五千万只袋鼠的澳洲机会多?我的看法,今日移民的人,在十年二十年后,会后悔。
”
老爷子的话,又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岳宁从未想过要说服谁,她选择公布真相避免误解。
至于未来的发展,时间会给出答案。
*
“哈哈哈!‘外来媳妇本地郎’?”刚度蜜月回来的乔君慎指着岳宁和乔君贤笑道。
叶应漪过去敲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有什么好笑的?我和你爸还是‘外来媳妇外地郎’。
”
乔君慎仰头看她妈,一脸委屈:“我就觉得很有趣呀!”
“吃饭了。
”老太太过来招呼孩子们。
“我去叫大奶奶。
”岳宁从沙发上起身,跑到花园里喊道,“大奶奶、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