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讨会,这份课题报告现在成了研究院的重点项目。
过程中秋焰跟林江涯始终保持着联系,一方面他们俩其实是在为同一件事努力,彼此需要互通有无,林江涯的NGO项目虽然得不到官方承认,但在社会群体中渐渐有了些影响力,他学着自杀热线一样,申请开通了一条求助热线,梨川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成了热线义工,真的接到过一些求助电话,而他们也真的有付诸各种帮助行动。
另外,秋焰也关心碧水村的现状,他现在只能通过林江涯和罗彦泥了解那边的状况,某种程度上,吴渭的上位跟他不无关联,他说不清自己什么心理,既有监视的意味,盯着他是不是真的做出成绩,也盯着他会不会搞出什么乱子。
他觉得自己在做一场社会学的试验,温遇河的实验在实验室,而他的试验在社会中,他答应打那场官司,是他决定做这场试验的开始。
吴渭有野心有抱负,可是也有许多被他拼命掩饰的贪欲,并不是什么纯良之辈,秋焰想看看,让他得到他渴望的权力,究竟是他对事业的抱负可以压过他的贪欲,还是贪欲会压过抱负,令他把以往遮掩住的人性之恶暴露出来。
这件潜藏的试验他没对任何人讲过,包括温遇河,秋焰知道温遇河会是什么态度,一定会让他不要理会这些人这些事,一个案例样本没有了,还可以找其他的,中国这么大,社会事件这么多,总可以找到能替代的。
但秋焰不甘心,他知道自己其实也挺轴的。
时间又过去半年。
一天夜里,秋焰突然收到梁涓涓的短信,问他有没有邮箱,想发一些东西给他。
秋焰回了个邮箱地址,问她是什么东西?梁涓涓却没再说话了,秋焰等了会,邮箱里也没新邮件,但他总觉得有些蹊跷,算算时间,这时候梁涓涓应该已经再婚了,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又是什么东西必须要发给他呢?
带着些疑问,秋焰大半晚都睡得不太踏实,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顺便用手机又检查了下邮箱,竟然真的有新邮件。
邮件里有一封信,还有一排附件列表。
信里写:秋老师,我是梁涓涓,我不会发邮件,这是我去镇上找网吧的老板帮我发的,但这封信是我自己写的。
我看错过一个人,是他骗了我也好,是我自己鬼迷心窍也好,总之我糊涂了许多年,但后来我看清了,秋老师,您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魔鬼吗?
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不会真的有用,但是一个人作过恶,不应该悄无声息地被掩埋掉,只是很可惜,我醒悟得太晚了,原本应该有更多的证据,现在只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