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未央宫深风波起,红颜帐暖议前程(2/3)
“谢太后娘娘。
”甄宓再次行礼,这才在宫女搬来的锦墩之上,侧身坐下。
“哀家久闻甄夫人才貌双全,贤淑端庄,乃林将军的贤内助。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太后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听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
甄宓微微垂首,谦逊道:“太后娘娘谬赞了。
臣妾不过一寻常女子,能得将军错爱,已是三生有幸,岂敢妄称贤德。
”
太后淡淡一笑,不再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话锋一转,道:“林将军此番兴仁义之师,不避艰险,远征关中,诛灭国贼,迎奉圣驾还都,实乃匡扶汉室,再造社稷之不世奇功。
哀家与陛下,皆感念于心。
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有些幽深,语气也带上了一丝试探的意味:“如今关中初定,朝堂之上,亦是百废待兴。
林将军虽手握重兵,威震天下,然则,这朝堂之事,终究与战场杀伐不同。
哀家听闻,近日朝中,颇有一些关于林将军……不好的传言,说他名为勤王,实则……欲效仿董卓,行那权臣之事。
不知甄夫人,对此有何看法?”
甄宓闻言,心中猛地一凛!她知道,太后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实则暗藏机锋,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
她抬起头,迎上太后那探究的目光,神色平静,声音却异常坚定:“回太后娘娘,臣妾夫君林凡,起于微末,心怀天下。
他所行之事,皆以匡扶汉室,解救万民为念。
昔日讨伐黄巾,平定冀州,皆是为保一方安宁。
此番西征关中,更是为救陛下于水火,何来效仿董卓之说?至于那些所谓的‘传言’,不过是些许宵小之辈,因嫉妒夫君之功绩,或惧怕夫君之威名,而暗中散布的无稽之谈罢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相信太后娘娘与陛下圣明,定能洞察秋毫,不为谗言所惑。
”
她的这番话,不卑不亢,掷地有声,既表明了林凡的忠心与清白,也暗中点出,那些传言背后,必有小人作祟。
太后听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她本以为,甄宓不过是一介女流,面对自己这般试探,定会慌乱失措,或极力辩解。
却没想到,她竟能如此从容镇定,应对得体,言辞之间,既有维护夫君之意,又不失对皇室的尊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甄夫人果然是冰雪聪明,伶牙俐齿。
”太后再次淡淡一笑,语气却比之前亲近了几分,“哀家自然是相信林将军的忠心的。
只是,这人心隔肚皮,朝堂之上,更是波谲云诡。
林将军常年征战在外,于这宫廷权谋之事,恐怕不甚了了。
哀家今日召夫人前来,并无他意,只是想提醒夫人一句,还望夫人能时常在林将军耳边,多进忠言,助他看清形势,辨明忠奸,切莫为奸佞小人所乘,辜负了陛下与天下万民的期望。
”
甄宓心中了然。
太后这番话,看似是在提点自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