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重访印江木黄老区(3/3)
。
他回忆说:“基本保持原样,各自住屋是准确的。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当年的记忆。
那时候,我们在这里商讨战略,规划未来,为了革命的胜利日夜操劳。
”
当天中午12时40分,肖克同志来到木黄区委二楼会议室稍事休息。
短暂休息后,他便关切地询问了木黄区委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
他认真倾听着汇报,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木黄的发展充满了关心。
之后,肖克同志又走到五甲,看了当年六军团下山的地方。
他站在那里,久久凝视,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部队艰难行军的场景。
他还详细地询问了梵净山的海拔高度、森林覆盖面积和上梵净山的路线。
听完介绍后,肖克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梵净山是名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特别是森林要保护好。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教育群众多栽树,爱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这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
肖克同志深入村寨,与群众亲切交谈。
他来到徐妞良老人家中,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红军时代,天天打仗,你们支持我们粮食,感谢你们和这一带的老百姓。
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不可能取得胜利。
”徐妞良老人激动地回答:“没有红军打天下,我们穷人也没有今天。
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
”肖克同志还特意走访了孤寡老人,他坐在老人身边,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勉励老人们保重身体,过好晚年。
他的关怀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
回到木黄区委后,肖克同志认真地说:“纪念馆缺二军团的内容,补上这一部分就好了。
二·六军团的会师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只有完整地展现这段历史,才能让后人更好地理解我们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
下午4时,肖克同志结束了在木黄的行程,回到了县城。
他参观了民族展览馆,馆内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展品让他流连忘返。
随后,肖克同志召开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他认真回答了地、县党史办提出的有关党史的几个问题。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志都深受启发。
1984年1月4日上午8时,地县各级领导齐聚一堂,热情欢送肖克同志。
肖克同志感慨地说:“我满载苏区人民深情厚意,离开了印江。
谢谢同志们和苏区人民,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这次回到印江,看到这里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党的领导下,把印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说完,肖克同志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眼神中满是不舍与期待。
汽车缓缓启动,肖克同志透过车窗,向大家挥手致意,直到印江县城渐渐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喜欢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请大家收藏:()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