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来信(2/3)
这夫妻两个太有礼了,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至于送来送去地讲客套?
连郑南和何海都说让赵医生和师母别客气,他们跟着过来吃饭已经够麻烦的了。
赵平生不听他们的,还是把院门给锁上,才道:“我们要出去散步消食,和你们顺路出去。
”
安医生、郑南、何海:“......”自作多情了。
出去绕了一圈回来,宋雨晴拿了衣服就去洗澡,然后在客厅等他也洗澡出来,等他也过来和她盘腿坐沙发上闲聊。
但赵平生过来后直接把人给抱起来,吓得宋雨晴心一紧,“现在还早着呢,不急着回去睡觉啊!再说昨天做得已经够多了吧,你当医生的,也知道这种事情做多了......”
赵平生无奈笑道:“你在想什么?我想让你过来拆两边家里给挤过来的包裹,还有两封信,都是你朋友寄过来的。
”
“哦哦!我没想什么啊,我也是想回房拆包裹来着。
”宋雨晴放下心来,也不挣扎了,他非要抱,她还省了走路的力气。
宋雨晴没急着去拆信,而是等赵平生找了剪刀过来,几下就把包裹给拆开了。
两个包裹里最上面都夹着信。
羊城家里寄过啦的包裹里直接给寄了两块布,都是时兴的的确良料子,而且没有瑕疵。
还有给宋雨晴的两身新衣服,一床新被子两条新枕巾。
信上写了这是家里给她准备的嫁妆,剩下的两块布是让宋雨晴给赵平生做新衣服的,他们不知道赵平生衣服尺寸,就没擅自动手做。
说起来,他们把赵平生给的彩礼都交给了她,另外给贴补了这些,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一个姑娘的正常嫁妆了。
“信上说大嫂和大姐都怀孕了,几乎就是前后脚。
妈说带时候她去给大姐带孩子,大嫂的孩子让大嫂妈带。
还有红旗和长民,他们两个确定今年读完初中之后继续升高中学习。
等他们高中毕业,还没到十六岁,没那么快下乡,到时候要么买到工作,要么就是先找个临时工做着。
爸让我问你,部队招兵,有没有招卫生员的,怎么报名?”
赵平生接过她手里的信件,“我改天去问问,不过我知道的,部队医院都是从医专或者底下的卫生所调人上来的,应该不会招什么都不懂的。
他们要是有特长,或许可以试试报考部队的文艺团。
”
但这考上的概率也很低。
宋雨晴不知道这时候参军到底是个什么流程,但需要的条件肯定不会差。
只道:“你帮忙打听看看吧,把情况和他们说一说。
要是以后为了给红旗和长民买工作,家里有经济困难什么的,我们都有余力可以帮一把。
但要是让你找关系安排,那就算了。
最多就是让他们知道有什么路可以走,但最终还是得靠自己的本事。
”
“我知道。
就算我想帮忙,我也没那个能耐插手部队的事情。
”赵平生看完后把信件给折叠好放回了信封里。
“等月底我去羊城出差,再顺道去看看他们。
他们给你买了不少东西,我也多买点送回去。
”
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多欠,有余力了就回报一把。
多的,就真的做不到了。
宋雨晴又去看海城赵家给寄过来的包裹,这个包裹要大很多。
信件交给赵平生拆开看,她一开了袋子,差点找不到自己的声音。
“寄这么多......”
一堆吃的,甚至还有巧克力。
几块布,还有两双皮鞋,一看就是给赵平生的,里面有个小铁盒,装了不少票,其中工业票是最多的。
赵平生一目十行地快速扫完信件内容,“爸妈和大哥大嫂给准备的,咱们新婚的时候他们正巧都忙,为了凑这些票过来就晚了一点。
估计是路上耽搁的时间长,所以现在才收到。
哦,寄包裹的前两天就收到你寄的照片了,他们都说咱俩般配。
”
“爸妈指定了这些布料和票都是给你的,让你自己看着给添置东西。
”
“三弟相亲成了,估计年底结婚。
让我们尽量调一调,年底的时候回海城一趟。
”
去年是她大姐结婚要回羊城,今年又是他三弟结婚要去海城,他们想完全避开,还真的不行。
也不是不能找个借口推脱掉,但宋雨晴觉得赵平生对他这边的家人态度还可以,看他此时读信时的表情就知道了。
赵平生把信转给她看,“海城那边的父母和我爸妈挺像的,都是一心忙工作的。
大哥大嫂人也不错,两个弟妹看起来也很上进。
不过,原来的赵平生和家里人的关系也很淡漠。
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在京城住,后来读了医科大学,又去了第四军医大学读研,在京城的外公外婆早些年也走了。
海城那边的家人对赵平生不熟。
”
这些情况他之前还真不知道,也是因为要结婚了,家里给他打电话说的多了些,加上这次信里,特意提了外公外婆以前的学生到海城出差,顺路去家里拜访,所以才提到了些往事。
尽管是一笔带过,但也让赵平生掌握了些信息。
怪不得他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不怎么熟的样子。
他也不是没想过找个人去打听“赵平生”的情况,但他再次去海城时,那时已经申请下来调来海岛的部队基地,他自己还是一名军医,他就怕一点风吹草动就被人关注到,甚至抓起来。
如果能在这边的部队待一辈子也可以,但如果不能一直待下去,那就换个城市继续生活也没有问题。
避开那些“熟人”多的城市就是了。
“那就等年底吧,有时间的话我们就回去。
其实回去一趟也行,趁着年底家里要忙结婚的事情,他们都没空,我们去刷个存在感,又能让他们没什么时间关注我们。
”
一直不出现的话,可能也会让人产生怀疑,所以他们隔个几年去露一次脸好了。
相对来说,赵平生的处境比她好太多了。
她现在头上还悬着一把叫“杨曼曼”的刀。
她这么苦笑着和他道,然后就发现赵平生也在皱着眉发愁。
有些后悔又拿这件事出来烦他,宋雨晴伸手去抚平他的眉头,“路到桥头自然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