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再见。再见。(2/3)
一颗心都跟泡在了蜜水里边似的:“这个词儿啊,得拆解开来看……”
……
宫里边——其实主要是太后娘娘——能做出让德妃给外命妇们讲课的决定,就已经极大地表明了宫廷的态度。
而德妃的表现,也的确没有令皇室蒙羞,反倒成了对外风范和教化的一种展现。
上头有意,且德妃的确表现得好,再底下推崇备至,颂声载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妃人在内庭,感受得还不算十分分明,夏侯夫人身在宫外,则是明显地感觉到,投贴拜会,爱屋及乌的人多了。
追捧的人极多,但也不是全部。
也有人看不惯的,私底下议论:“也没见皇后和贤妃冒这个尖儿,就是她爱出头。
不年不节的,还让人进宫去,平白耗了一上午……”
这话传到外边去,德妃还没知道,就先进了千秋宫。
太后娘娘就云淡风轻地说:“她既然不喜欢进宫,那以后就都别进宫了,免得误了她的要紧事。
”
一句话吩咐下去,既免去了发牢□□人的诰命身份,捎带着也把她的夫婿从升殿官的位置上拉了下去。
毕竟,只有五品及以上的外命妇才有资格进宫听课,不是吗?
这么个血淋淋的例子往外一摆,外头那些微的不和睦的声音,立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官员为此专程去求见屈大夫,希望这位耿介老臣可以帮自己说情,免于此厄。
屈大夫唯有叹息而已。
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
皇室忽然间推了德妃出来,必然有他们的用意,上赶着在这时候去唱反调,这不是自找难看?
他是真帮不了!
德妃知道的时候,这事儿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她感动不已,私底下悄悄地跟儿子嘀咕:“太后娘娘平日里看起来冷冷的,真没想到,关键时刻,居然这样爱护我,倒像是拿我当亲生女儿看待了!”
易女官:“……”
易女官心想:娘娘,你还挺能往自己脸上贴金。
她正想劝几句,就看小殿下一脸智慧和赞同地点了点头,附和说:“我看也是!”
易女官:“……”
易女官心想:行叭!
说不定太后娘娘就喜欢这种质朴的呢!
那边儿阮仁燧和德妃深感英雄所见略同,母子俩为此专门往千秋宫去走了一趟,去同太后娘娘谢恩。
德妃微红着脸,倍觉荣幸:“太后娘娘这样爱惜妾身,妾身实在是无以为报……”
又依依地说:“不只是娘娘拿妾身当女儿来看待,其实在妾身心里,您也跟母亲一样的亲切……”
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在心里边悄悄地挥了挥手,把夏侯夫人智慧的脸庞从自己脑海中驱赶走。
她忍不住看了易女官一眼。
易女官若无其事地低着头。
那边儿德妃还没察觉到异常,自顾自地继续道:“我明白太后娘娘对我的期许,我会继续努力的,虽然这本书马上就要完稿了,但学无止境,怎么可能就这么停下?”
又很诚恳地说:“我知道,太后娘娘其实并不喜欢插花,您看重的,是能够面向天下女子的、能够广泛普及的东西……”
“皇后娘娘编纂的那套书,我看了约莫五分之二了,心里边很有些感触,也想着得做点什么才好。
”
“等我都看完了,再来跟您说话……”
太后娘娘起初神色还很随意,听到这里,倒是真的有点讶然了。
她没想到德妃会说出这样一席话来。
虽然是质朴了一点,但倒也的确是可造之材……
太后娘娘心念及此,不由得轻叹口气,继而向她微微一笑,语气勉励:“你的心意,我知道了,回去吧。
”
她吩咐说:“到时候不要只带着嘴巴过来,也带着一篇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章过来。
”
德妃:“……”
德妃吃惊地“啊?”了一声。
太后娘娘眯起眼来,威仪十足:“怎么,办不到吗?”
“不不不,”德妃好像一只被猫逼到了死角的老鼠,细声细气,瑟瑟道:“办得到的,办得到的……”
易女官站在她身后,无声地、有点幸灾乐祸地叹了口气。
娘娘,你之前搬起来的石头,好像出现在你脚上了哎!
……
德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书才刚完稿,还没有经过核对和校验,但是新的任务已经到了手上!
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章!
那可是五千字啊!
而且是要交到太后娘娘面前去的,肯定不能敷衍了事!
德妃咬着笔头,忧愁不已。
阮仁燧宽慰他阿娘:“今时不同往日了呀,阿娘!”
他说:“你现在可是夏侯博士了,这点小事,难不住你的!”
夏侯博士眉头皱着,对着他瞧了一会儿,忽的道:“岁岁,你是不是也快要考试了?”
阮仁燧:“……”
夏侯博士面无表情地叫他:“去复习,别让我看见你在这儿吊儿郎当的!”
阮仁燧:“……”
夏侯博士借题发挥,祸水东引(?):“要是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哼!”
阮仁燧:“……”
蓦然回首,小丑竟是我自己!
……
即将到来的神都联考,搞得偌大城市里的大多数小孩子全都惴惴不安。
这可是全城联考,统一阅卷啊!
哪个书院考得好,哪个书院考得不好,一目了然!
甚至于还会出个人排名……
像阮仁燧和曹奇武这种,当然觉得无所谓。
但是如大公主一般的卷王和top癌,则是焦虑得晚上都要睡不好了。
联考之前,徐太太宣布了这次的考试规则:“就用我们自己的教室做考场,依据入学的成绩来考试位置,每个班二十个人……”
又再三强调:“书院与书院之间,会互换老师监考,到时候除了坐镇书院的孟副院长,到班级里来监考的就都是别的书院的太太了!”
她异常严肃地嘱咐学生们:“一旦被捉到抄袭,不止会成绩作废,要请家长,整个书院的汇总评分指数也会被降低——不会的可以不答,但是绝对不能抄,知道吗?!”
一群小孩儿异口同声地应了声:“知道啦!”
徐太太点点头,又格外提醒:“试卷到手,先把考号填上,你们的试卷会被送到礼部,统一批阅,只写名字的话,到时候可找不到谁是谁!”
不过她也说:“这事儿不必担心,等到了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会提醒的。
”
下课之后,有心上进的几个小孩儿聚在一起讨论:“会考哪些内容啊?”
“我算数学得不太好,希望考题难一点吧……”
“不是应该盼着简单点吗?”
“笨蛋,越难越好啊,大家都不会,我的成绩就相当于被拉高了嘛!”
“……噢噢噢!”
曹奇武则问自己的摆烂搭子:“岁岁,放学干什么去?”
他记得很清楚:“你昨天才练了琴,今天没事儿呀!”
阮仁燧一点没把考试放在心上:“我姨祖母盘算着要开店,地址早就选好了,这两天也装得差不多了,我瞧瞧去!”
姨祖母……开店……烤饼……
吸溜!
快乐小狗曹奇武马上说:“那我也去!”
阮仁燧痛快地应了声:“好!”
……
对于一班来说,如逢大劫的神都联考,对阮仁燧而言,却是不咸不淡,小事一桩。
考试持续了一天半。
考完的当天下午,成绩虽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徐太太已经拿了试卷和标准答案进门,来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