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官票小说> 第七章 理案件触碰“高压线” 人代会积聚引爆点

第七章 理案件触碰“高压线” 人代会积聚引爆点(1/3)

摆在李明桥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装糊涂,自己啥都不知道,权当没有听到刑警队队长沈小初汇报的这些情况,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继续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还有一条路,就是充当一回英雄,支持沈小初继续往下查,把该揭的盖子揭开,该见天日的就让它暴露在阳光下。

     1 李明桥的吃惊完全在沈小初的意料之中。

    沈小初相信,只要是还没有完全丧失作为一个人的良知,任谁听到他汇报的这些情况,都会大吃一惊的,何况李明桥还属于那种颇有正义感的领导干部! 李明桥从阔大的办公桌后面站起来,抬起右手,用手指头远远地戳点着沈小初的脑门,上下嘴唇急遽地蠕动了一下,想说什么,又没有说。

    他转过身,顺手拿起放在桌角上的茶杯,端到嘴边,但只是做了个喝茶的样子,又把茶杯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

    他从办公桌后面绕出来,两手卡在腰间,在地板上急促地来回走动,呼吸明显粗重起来……沈小初看得出来,这位年轻的县长,在竭力压抑自己内心的震惊。

     过了好半天,李明桥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他问沈小初:“你是说,八年前,有24名犯人在看守所里无缘无故失踪了?” 这已经是李明桥第N遍问这个问题了。

     “是的,都是死刑犯,”沈小初回答说,“有可能是在看守所里面失踪的,也有可能……是在看守所的外面失踪的。

    ” 他继续汇报说:“不光这样,档案上显示,有7名重刑犯人猝死,5名犯人病死,这12名犯人的死,也很蹊跷,除了其中3名犯人有原发病史以外,其他犯人都没有任何原发病史。

    ” 李明桥沉吟着,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让如此众多的犯人集体失踪,然后又伪造了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枪决的假档案?究竟是什么人,会有这么大的胆子?那失踪的24名犯人又去了哪里,逃了、放了、杀了?表面上看起来,这几种可能几乎都不存在,因为后果的严重性明摆在那儿,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打死刑犯人的主意呢?话又说回来,即使存在上述可能,那么,总得有个原因吧,这样做的目的,又在什么地方呢? 跟沈小初一样,李明桥脑子里面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他该怎么办? 是支持沈小初继续往下查,查他个水落石出,还是阻止沈小初,让这件事情到自己跟前为止?李明桥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插手这件事情,他来蓟原还不到半年时间,八年前的事情,跟他李明桥扯不上任何关系,八竿子都打不着。

    但是,如果他这个代县长都不插手过问这件事的话,估计在蓟原县的领导里面,再没有人敢过问,或者说,再没有人愿意过问这件案子。

     李明桥冒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是:他这个代县长,应该找谁?找县委书记杜万清,还是找自己原来的领导、现任市长翟子翊?要不,就直接找市委书记何培基同志反映情况? 这些都不是上上之策。

    李明桥脑子里很乱,他承认,这个年方40、面容黝黑、不苟言笑的公安局副局长,带着自己触着了一根高压线。

    高压线是可以灼伤人的,甚至可以打死人,这一点毫无疑问。

    李明桥再明白不过,如此惊天的案子,稍有不慎,他和沈小初都会成为这件案子的殉葬品,甚而至于,连殉葬的机会都没有,或许在盖子尚未揭开之前,他们俩人有可能就成了牺牲品。

    现实就是这样,挖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在蓟原的官场上,估计没有谁愿意他们挖出这根“萝卜”! 李明桥本能地就想给书记杜万清汇报一下情况。

    电话拨了出去,他又后悔了,溜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地咽了回来。

    他顺嘴问了问,看书记杜万清什么时候回蓟原。

     一个多月前,杜万清声称接到文件,市委安排他去中央党校学习一段时间,捎带跑一个项目。

    杜万清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了一下,让副书记年长富临时主持县委那边的工作,就直接走了。

    当时,李明桥还有些奇怪,县委书记上北京学习也就罢了,去跑项目的话,至少应该带几名随从啊。

    但是,县委办、发改委、商业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杜万清却一个都没有带,而且杜万清具体去跑什么项目,也没有告诉班子里任何一个人。

    虽然心里怀疑,但一把手的具体行踪,不是他李明桥应该详细过问的。

    该装糊涂的时候,就得装糊涂;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杜万清在电话中说,再有个把月吧,再有个把月,他就回来了。

    李明桥又问项目跑得怎么样。

    杜万清含混着说:“暂时还说不准,算是有点眉目吧。

    ”李明桥就不好再细问,说了些悠着点、保重身体之类的话,然后把电话挂了。

     摆在李明桥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装糊涂,权当没有听到刑警队队长沈小初汇报的这些情况,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继续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还有一条路,就是充当一回英雄,支持沈小初继续往下查,把该揭的盖子揭开,该见天日的就让它暴露在阳光下。

     如果换做别人,可能就选第一条路了,因为人代会召开在即,李明桥头上的“代”字能不能去掉,都还尚是未知数呢,又何必为了一件跟自己毫不相关的旧案子,惹祸上身呢?但李明桥毕竟不是旁的人,如果他装糊涂了,对如此重大的案情视而不见,那他如何对得起自己九泉之下的父亲?如何对得起一直提携自己、信任自己的翟副书记?如何对得起自己的一腔热血和良心?也许有人会说,失踪了就失踪了呗,都是死刑犯人,迟早要杀他们头的,即使查个结果出来,除了树一大堆敌人以外,又能怎么样,何苦呢?理是这个理,只不过是歪理,犯人也是人,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在正义的法律没有裁决他们之前,他们就仍然拥有活着的权利,任何一个个人,都没有权力和理由剥夺他们的生命! 李明桥认为,自己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他跟沈小初没有过多的接触,相互之间的关系谈不上有多亲密,沈小初之所以找上他,无非是基于对他这个代县长的一份信任,他又怎么能辜负这份信任呢?不论是站在一县之长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他个人的立场上,李明桥都得支持沈小初继续把案子查下去,查个明明白白,给活着的人一个交代,给死去的那些人,也有个交代。

     “这件事情,干系实在太过重大,”李明桥对沈小初说,“在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之前,我建议,暂时做好保密工作。

    ” 沈小初神情慎重地说:“这个我明白,调查是暗地里进行的,除了几个办案人员,暂时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

    ” 李明桥问他:“你是刑侦专家,你有没有想过,犯人为什么会失踪呢?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吧,那么,失踪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沈小初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分析过,这些失踪的犯人,有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 李明桥回到办公桌后面,慢慢地坐下来,用一只手托起下巴,沉思着说:“你的意思是,他们当时被人暗害了?” “有这个可能,”沈小初说,“只是,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切实的证据,也没有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八年前,看守所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人要撒这样一个弥天大谎,都还是个大谜团。

    ” 李明桥说:“是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那时侯的看守所……所长是谁?现在在什么地方?” 沈小初说:“当时的看守所长姓范,早几年前办了病退,我们找过他,没找到,后来联系到他一个亲戚,说范所长退休不久就过世了,听说是多年的糖尿病。

    看守所里其他老人手,也都先后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有的还升了官,我们找到个别人了解情况,他们只记得当时上面来人,连夜提走了那些犯人,别的就都不记得了。

    ” “连夜提走犯人……”李明桥问道:“上面?哪个上面?” 沈小初回答说:“他们说,是中院的法警,提人的手续齐备。

    ” 李明桥不无自嘲意味地说道:“想不到朗朗乾坤之下,竟然会发生如此离奇的事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和你沈局长是《包公案》的电视剧看多了呢。

    ” 沈小初咧了咧嘴,想笑,但没有笑出来;李明桥也是,嘴唇抽了抽,笑得很勉强。

     沈小初说:“因为省厅出具的验尸报告,证明黄杨镇发现的尸体是死于八年前的,跟这些重刑犯人失踪的时间不谋而合,我怀疑,失踪的犯人是在黄杨镇的牛头岭附近出的事情。

    ” 沈小初没有提自己对局长黎长钧的怀疑,因为还不到时候——黎长钧看验尸报告时的惊惧神情,只是在他的脸上一晃而过,仅凭这一点,还不能作为怀疑一个人的证据和理由,他只是藉此在自己心里存了一份小心。

     书记杜万清在回蓟原县之前,先去了一趟市上。

    跟李明桥一样,杜万清对即将召开的县人代会,也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这很要命,身为县委书记,竟然无法统辖和左右自己治下的人代会选举,说出来谁信?肯定不会有人相信。

    但杜万清自己却相信,凭他在蓟原县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直觉告诉他,这次的选举肯定会出问题,弄不好,组织上指定的候选人李明桥,还真有被代表们选下去的危险。

    如果李明桥落选,那他这个当班长的,肯定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责任人,100%难辞其咎。

     杜万清先去见了市长翟子翊。

    翟子翊是李明桥的老领导,李明桥也是翟子翊一手提拔起来的,绝对不会坐视李明桥落选。

    他把具体情况向翟子翊汇报了一番,又谈了谈自己的担心。

    杜万清说:“翟市长,您是知道的,蓟原县的情况太复杂,不然,组织上也不会让我这么一个58岁的老头,至今还待在县委书记的位子上。

    ” 翟子翊笑着说:“万清同志,58岁怎么啦?58岁还可以干很多事情,老当益壮嘛。

    蓟原的情况是复杂一些,但不是有你这个‘老蓟原’在吗?往蓟原派过这么多任领导,就唯独你万清同志,当县长也罢,当书记也罢,都当得安安稳稳的,波澜不惊,也真是不容易啊。

    ” 杜万清说:“翟市长这是抬举我才这么说……惭愧呀,我实在是没有当好这个班长。

    ” 翟子翊说:“这很正常,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什么都在向前发展,经济啦、文化啦,包括人们的民主意识啦等等,都在向前发展……明桥同志人还年轻,万一真如你们担心的,选举出了问题,也未必是件坏事情,这至少说明代表们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嘛;明桥同志呢,让他受点挫折也好,有利于他的成长,百炼才能成钢嘛。

    ” 杜万清苦笑着说:“翟市长,情况不是您想象的那样,这次选举,如果真出了问题,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造成的,跟代表们的民主意识有没有提高,扯不上一点关系。

    ” “哦?”翟子翊问道:“你的意思是,有人要在背后搞鬼,把明桥同志整下来?” 杜万清说:“我只是有这个怀疑。

    明桥同志太过刚直,得罪的人不少,肯定会有人在选举的过程中,找他的麻烦。

    ” 翟子翊问他:“万清同志,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杜万清说:“我老喽,再有两年就退休了,明桥同志不一样,他还年轻,前途还远大着呢,不该走的弯路,就尽量不要让他走……我的意思是,人代会期间,请翟市长亲自去蓟原坐镇,有您在那里,一些个怪力乱神,就不敢乱跳腾了。

    ” 翟子翊点点头,杜万清汇报的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他的重视,毕竟,在衢阳市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组织上提出的候选人落选过,好像在整个甯江省的选举历史上,也从没有出现过落选的情况。

    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杜万清提出的这个建议,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不是他这个当市长的去坐镇,他去不合适。

     翟子翊颇费踌躇。

    杜万清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有他一定的道理:不该走的弯路,就得想办法绕开,尽量不去走它。

    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情况是可以绕开的,有些情况,却是无法绕开的。

    如果他这个市长亲自去蓟原组织选举,势必会招来一通非议。

    当初,为了提拔李明桥,他可是在常委会上拍过桌子、发过火的,为这件事情,原任市委书记何培基同志都对他很有意见。

    有一段时间,甚至还冒出一些传言来,说自己的清廉和公正都是装出来的,清廉是假,用人唯亲,营造自己的小圈子才是真……这些话传到他耳朵里,翟子翊只是一笑了之,并不解释。

    那时候,他只是副书记,肩膀上没有那么大的担当。

    现在不同了,现在他是一市之长,800多万人口的父母官,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盯着呢,所以,他不能不小心。

    更何况,干部任免等事宜,都归口市委和组织部管,要坐镇的话,也应该是市委副书记去,或者组织部长梁南林去,不关市政府这边的事。

     杜万清说:“明桥同志真要落选了,我这个当班长的,可就成了最大的罪人,不但没法向全县的50多万人民交代,更无法向市委和市政府交代,只好等何书记和翟市长撤我的职了……” 翟子翊说:“万清同志,这点请你放心,选举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并不完全在你,培基书记不会撤你的职,我这个当市长的,也不会撤你的职。

    ” 话虽然这样说,翟子翊心里却明白,蓟原县的人代会选举真要出了问题,只怕非处理一两个干部不可。

    明摆着,市委市政府丢不起这个人不说,反过来,也会给省上领导和全市的老百姓们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认为衢阳市的主要领导们驾驭能力太差,地方党委的领导职能在逐步弱化——这才是最关键的,何培基同志担任市委书记的时间不长,他也是刚刚出任衢阳市的市长,甯江省委高层的领导们一旦对衢阳市的班子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对他和何培基同志的个人前途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如果放在以前,翟子翊也许不会顾忌个人的利益和前途,他没有那么多私心眼,但现在,他却比较顾忌这个。

    原因非常简单,官当到这般田地,“个体的人”就已经不存在了,市长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府这边的主官,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官方职位,而是全市人民的市长,组织和代表们把自己推到这个位置上,不是让自己享受特权来的,也不是让自己顶着市长的帽子率性而为来的,不是,而是要让自己扎扎实实地干工作,干党和国家满意的工作,干全市人民满意的工作……自己一屁股坐到市长这个位子上了,就必须有所担当,说是责任也好,说是使命也罢,总之,自己要对得起组织和代表们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自己的政治良知。

     当然,翟子翊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李明桥,李明桥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工作扎实,作风正派,是棵好苗子,只是在“条条上”工作的时间长了些,到“块块上”去难免力有不逮。

    他曾经告诫过他,要他在去掉头上的“代”字之前,低调些,韬光养晦,但李明桥跟他父亲一样,也是犟驴一头,不听。

     连县委书记杜万清都如此担心,看来李明桥的处境确实不妙。

    除了请一位分量颇足的市委领导去蓟原坐镇以外,还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把李明桥调离蓟原,李明桥走了,矛盾的中心就不存在了,有些人即使想捣鬼,也没有了靶子,市委再重新委派一位新的县长候选人,这样的话,不但保护了李明桥,也能确保人代会选举的成功。

     他问杜万清:“万清同志,你认为,明桥同志在人代会选举中胜出的机会有多大?” 杜万清斟酌了一下,回答说:“最多只有六成。

    ” 翟子翊说:“你看这样好不好,在人代会召开之前,把明桥同志调离蓟原县,让组织上再派一名候选人下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 市长翟子翊提出的这个方案,反倒出乎杜万清的意料。

    说实话,李明桥刚到蓟原县的时候,对李明桥的一些做法,杜万清是颇有微词的,但他又不得不承认,李明桥在工作上有股闯劲和韧劲,这是蓟原县的其他领导干部身上所没有的优点。

    从始至终,杜万清都没有产生过让李明桥离开蓟原的想法,尤其是现在,他刚刚从生死的边缘捡回一条命,他的打算是,把李明桥扶上马,送一程,自己就向市委提交辞呈。

     想了想,杜万清说:“翟市长,我知道,你是出于保护明桥同志的考虑,但我不认为这是上上之策。

    首先,工作摊子刚刚铺开,明桥同志愿意不愿意离开蓟原?把他调离蓟原,对蓟原的发展又有什么好处呢?其次,市委即使重新指派一名县长候选人,根据目前的局势来看,就未必能100%地顺利当选……” 后半截话,杜万清没有再往下说,他断定市长翟子翊一定能听明白他话里面包含的意思:有人利用人代会选举捣鬼,对李明桥有怨气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人想当蓟原县的县长,所以,市委派谁过去都一样,稍有不慎,照样会落选。

     翟子翊考虑了一下,对杜万清说:“这样吧,万清同志,你呢,把自己的意见跟培基书记再汇报一下,我抽空跟培基同志也谈谈,争取让市委那边派个人下去。

    ” 杜万清说:“这样也行,我现在就去找何书记汇报吧。

    ” 2 常务副县长黄志安去了一趟华源煤炭经销公司,把上次拿的那张100万元的银行卡又还给了黄小娜。

    黄志安说,恕黄某无能为力!他承认,郝国光和黄小娜的眼光不错,蓟原酒业确实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是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的一家企业。

    但是,有李明桥横在他的前面,他黄志安虽有心而无力。

    一方面,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向来是一把手说了算,他黄志安只是个副县长,虽然前面还有“常务”两个字,但在蓟原酒业改制的事情上,他说了不算,不但说了不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话还没有女副县长谢慕华来得顶用;另一方面呢,是黄小娜自己把事情搞砸了,本来就是不沾腥的猫,却非要把“腥”抹到人家嘴皮子上,人家不着恼才怪? 在最初拟定的蓟原酒业改制的方案里面,原本是要面向社会竞拍的,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

    蓟原酒业的总经理刘东福找过好几次李明桥,甚至还找过县委书记杜万清,认为县政府提出的改制方案对他不利,没有体现出国家政策所规定的国营转私企时对企业原法人的倾向性。

    刘东福要的倾向性,无非是要求县政府把蓟原酒业优先卖给他。

    但这一点,县政府却无法保证,因为蓟原是煤炭大县,有钱的煤老板多得是,愿意出大价钱买蓟原酒业的老板也多得是,真要竞争起来,把价格哄抬上去了,刘东福拿啥来买?刘东福除了财政上的工资,同时还拿企业上的年薪,虽然收入颇丰,但也有限得紧,多年积累下来,手里面不过几百万而已,再东挪西借一点,凑个千万的数目也就到头了,剩下的资金缺口,是要县政府出面,帮他从银行担保贷款的。

    相较之下,刘东福这个法人代表竞买的优势,实在乏善可陈。

     本来,黄小娜还是有机会的,应该说,黄小娜拿到蓟原酒业的机会很大,毕竟有郝国光在背后撑腰。

    但黄小娜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李明桥去市上开会,她后脚就跟了去,但却没有露面。

    等到李明桥离开市上、启程返回蓟原的时候,黄小娜才摸到了李明桥的家里。

    她对李明桥的妻子骆晓戈说,自己是蓟原县的企业老总,这次随李县长来市上公干,李县长托她从外地捎了一套化妆品,专门来送给嫂子的。

    黄小娜叫骆晓戈“嫂子”,叫得很肉麻,叫得很亲切。

    看到骆晓戈一愣一愣的,黄小娜心里还暗暗高兴,看得出来,自己的美丽把骆晓戈震住了。

    不待骆晓戈有什么反应,黄小娜就告辞离开了。

    当然,不单是一套化妆品那么简单,她在化妆品的包装套盒里面,放了一张卡,卡上有100万元。

     黄小娜的想法是,不管你上不上钩,都先把“饵”搁你嘴巴里面再说,看你怎么处理。

    黄小娜自信有对付李明桥的法子,所以,她不怕李明桥翻脸。

     只是,黄小娜没有想到的是,她刚回到蓟原县,政府办的工作人员就通知她,邀请她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的仪式。

    黄小娜当然不会笨到以为是那张卡起了作用,李明桥对她高看一眼,才邀请她出席这样的活动。

    不过,她还是想看看李明桥的葫芦里面究竟卖的什么药。

    公益活动的仪式在黄杨镇。

    她一到镇上,镇党委书记虞守义就非常热情地迎了上来,连说欢迎欢迎。

    及至坐到主席台上,黄小娜才发现,自己不是以嘉宾的身份来的,而是此次活动的主角;此次公益活动不为别的,而是为黄杨镇的道路拓宽改造等项目捐款,黄小娜是捐赠企业的代表之一。

    之所以说是“之一”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都市超级少年 重生之围棋梦 修真聊天群 穿书回来我成了自己的替身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我的大小魔女 天才相师 宝鉴 诸天最强大佬 传奇再现 女总裁的神级保镖 房产大玩家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和女主妈妈HE了 秘书长 中国式秘书 凤兄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官票 我成了二周目BOSS 在魔法女校当老师 苍雷的剑姬 魔法禁书目录第1卷 推理笔记2·狐妖杀人事件 被贬去带菜鸟连?三个月练出全军第一! 都市超级少年 上位 花都兵王 资本对决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星光璀璨 第101次逃婚(上) 手术直播间 天下珍藏 凤兄 后备干部 被照美冥挖了出来 隔壁那个饭桶 灵台仙缘 青梅仙道 九仙图 寻情仙使 重生西游之万界妖尊 仙剑问情3:御剑江湖 碧血洗银枪 姑洗徵舞 华音流韶:彼岸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