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暗晶棱镜,资源光谱的共生法则(2/3)
私人泳池
在北极圈的投影里,齐斗目睹了一幕令人窒息的场景:一位金融寡头的地下宫殿正在抽取永久冻土层的地下水,用于填充他的私人温泉。
这些珍贵的地下水,原本是北极熊最后的生存希望,然而现在却成为了某人奢侈享受的源泉。
棱镜的晶体表面出现了裂痕,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这一行为的残忍。
他的私人冰山收藏导致周边300公里的驯鹿群因脱水而死亡,而他的泳池水温常年保持在38.5度——这个温度竟然和你们养老院智能床的温度相同,多么讽刺的巧合。
在暗界的深处,“资源监测体”突然浮现,它们是悬浮在半空中的透明水母状生物,触须连接着现实世界的每一寸土地。
它们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过去十年中,全球前1%的人口消耗了47%的新增资源,而他们的资源闲置率竟然高达68%。
那些停在私人机场的量子飞艇,平均每年的使用时长不足72小时;那些堆满奢侈品的仓库,其内部的空气净化系统消耗的能源,竟然足够为三个银发星港提供电力。
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公和浪费现象。
四、棱镜的光谱手术刀:设定资源的“共生上限”
“你们的祖先曾经用‘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格言来描述这种社会失衡现象,”棱镜的光谱逐渐变得柔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暗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名为‘资源棱镜法则’的解决方案:每个个体所占有的物质资源,其总量不得超过维持尊严生活所需的三次方根。
举个例子,这枚储存着莎士比亚手稿的量子芯片,它的能量配额,恰好足够让全世界的学生每年都能阅读一次原文。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齐斗的观察中,暗界的“共享工坊”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人们在那里利用回收的夸克纤维编织出新的衣物。
这些成品衣物上,都保留着前主人使用过的痕迹——这并不是一种瑕疵,反而成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荣誉勋章。
“你们的现实世界需要两道光谱滤镜,”棱镜的尖角射出两道光芒,如同两束智慧之光,“第一道滤镜是设定资源占有的‘量子上限’,确保任何个体的资源储备量不得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100倍;第二道滤镜是建立‘闲置资源共振网络’,使得私人仓库中的光刻机能够为公共实验室提供服务,让那些空置的量子飞艇能够转变为星际救护车,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
五、私欲的量子坍缩:当钻石回归星空
在暗界的“物质归元仪式”上,齐斗目睹了一幕令人震撼的场景: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过期奢侈品,正在量子熔炉中被分解,化为最基本的元素。
那些闪耀着璀璨光芒的钻石,被还原为碳元素,重新融入大自然,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而那些象征着财富与地位的私人游艇上的反重力装置,被小心翼翼地拆解下来,其能量核心被注入到社区的照明系统中,为人们带来光明。
在这个仪式中,“我们不否定个体的创造力,”棱镜的光谱中浮现出达芬奇的手稿,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智慧,“但当蒙娜丽莎的微笑被锁在私人保险库,她的美就成了宇宙的损失——艺术、知识、能源,都应该是流动的光谱,为所有人所共享。
”
王霞回想起银发星港的老人们,他们的记忆和经历正在成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