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3)
张风就说:“
秘书长忙,我就不打扰了。
我走了。
”同时将手中的一张卡放到了茶几上。
程一路说:“你这是……”
张风没有回答,赶紧开了门,站在门边上说:“谢谢
秘书长。
”
程一路关了门,看看卡,是一张五千元的。
现在他总算弄明白张风来干什么了。
上次常委会否决了吴太平的任命后,让组织部重新考察人选。
这张风大概就是组织部正在考察的人选。
工程局是个科级单位,升一级就是副处。
张风到他这儿来,只是个走场子。
他的重点是副书记和书记。
书记会通过了,常委会上这些常委们,不支持没关系,但千万不能反对。
走这个场子,就是让常委们不说话。
不说话就是同意,沉默原则上是默许。
程一路将卡放到书房里的抽屉里,以前张晓玉在家时,这些卡和别人送的烟酒都是由她处理的。
他原则上是过分大额的一律不收。
抽屉里还有一张卡,是上次方良华送来的,一万元。
他和张晓玉意见一致,这卡不能要,以后还要想办法还过去。
并不是所有的卡都能收,像张风的这种走场子的卡,尽管收了,反正大家都有份。
但程一路也还有自己的想法。
年前,他曾让张晓玉匿名给希望工程捐了十万元。
不仅仅是求得心安,也是想拿着这些本不该拿的钱,去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这一夜,程一路一直睡得不太踏实。
被子里老是冷。
以前张晓玉总是偎在他的怀里睡觉,像个孩子一般。
现在,被子的一半空了。
房间里也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程一路睁着眼,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女人刚结婚时特别烦丈夫的打鼾声,总是睡不好觉。
后来习惯了,离不开了。
丈夫出去不在家时,就只好先把丈夫的打鼾声录下来,放在枕边,一边听着一边睡觉。
这故事当然有些夸张,但程一路感到也确实还是说出了一种心境。
早晨起来匆忙地梳洗下楼,叶开早在等了。
程一路看看表,已是八点二十。
他睡过了头,上了车子,叶开说
秘书长昨晚是不是酒多了,眼睛有些发红。
程一路笑笑,叹口气。
到了办公室,刚坐下,马洪涛就过来了。
马洪涛站在窗子前,看着香樟,自言自语道:“人间春色又一年哪!”
程一路笑道:“洪涛又在写诗了。
”马洪涛说:“还写什么诗?早就不写了。
案牍劳顿,碌碌无为啊。
”
回过头来,程一路感觉到马洪涛好像有话要说,就望着他。
马洪涛小声地问:“听说王市长昨天在湖西发火了?”
“是吗?”程一路低头整理了一下文件。
马洪涛接着说:“王士达市长昨天到湖西检查工作,事先没有给湖西那边打招呼。
他是从省里开会回来中午时直接到的,结果到了就是找不着人。
钱昊和朱潇峻都不见踪影,连手机都不接。
王市长发了火,一直找到县委办公室,最后钱昊和朱潇峻过来了,都喝得脸上通红。
王市长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湖西。
”
钱昊怎么这么糊涂?程一路没有想到在机关效能建设正抓得紧的时候,县委的一二把手竟然都还在中餐喝酒。
这不怪王士达生气,换了别人也不行。
程一路就问王士达说什么了?马洪涛说王市长讲这事要严肃处理,主要领导顶风违纪,不处理难以推动效能建设。
一定要处理到位!
正说着,电话响了。
程一路一看是王士达市长办公室的。
他就心里清楚了几分。
王市长在电话里要求效能办立即就此事展开调查,从领导干部开始,不论是谁,严惩不贷。
程一路嘴上答应着,说马上安排人员到湖西县调查,随时向市长汇报情况。
马洪涛在旁边道:“唉,这个钱昊,怎么撞上了王士达?这下……”
程一路知道马洪涛对王士达也有些想法,好几次马洪涛主持起草的文件到了王士达手里都被枪毙了。
王士达甚至在有些场合公开地说:政研室养了一班书呆子,不重调查研究,专做书面文章。
这让长年苦写的政研室笔杆子们心里不是滋味。
据说这些笔杆子们就曾编了一个关于王士达的小段子:身有宽度没高度,卧在一地八年整;见人就是三分骂,嘴尖皮厚腹中空……
马洪涛走后,程一路一个人坐着想了一会。
按理来说他同钱昊的关系也很不错,前不久,他还为二扣子的事找过他,钱昊也很爽快。
钱昊和朱潇峻平时都是比较低调的。
湖西在南州的四个下属县中,属于差的,只是比仁义好一点。
但外面普遍传说湖西的日子最好过。
有人打了比方,就像两个人吃饭,湖东是把好菜放在碗头上,明摆着;而湖西是把好菜埋在饭里面,深藏着。
湖东有面子,而湖西殷实。
湖西的班子也是四个县中配合最好的。
现在,县级班子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
钱昊和朱潇峻,两人年龄虽然有差距,但工作配合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