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3)
他早知道群里那么多拍鸟的照片,现场的人肯定不会少,但当他看见这小小的一片树林里,像是长满了蘑菇一样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和相机时,还是结结实实吓了一跳。
燕鸥倒是不以为意:“嘿嘿,毕竟摄影的尽头就是打鸟嘛。
”
这四周一起过来拍鸟的,大多都是过了退休年龄的大爷,他们三五成群地凑在树丛前,长长的镜头齐刷刷对着远处一棵高耸的老树,不用说也知道,群里的明星小鸟就在镜头指着的方向。
燕鸥正上手整理器材,忽然耳边响起了一声感叹:“卧槽,尼康800定!专业啊!”
一听人说尼康800定,燕鸥便知道是在说自己了----这个长焦镜头到手要十万多,被夸一句专业也确实不为过。
燕鸥转过头,就看见身旁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正盯着自己手里的镜头双眼放光。
燕鸥瞥了一眼他的设备,也笑起来:“70200gm2,也不赖嘛。
”
年轻人手里的是索尼的一款全画幅变焦镜头,虽然不如自己手里的尼康800定这么如雷贯耳,但也算是一道区分业余爱好和专业水平的分水岭了。
真诚地夸赞完之后,燕鸥的设备也已经调试好了,他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看着长焦镜头外捕捉的小鸟。
他的运气真的很好,这么长时间过去,鸟儿还乖乖在原地盯着他不说,眼前树梢上的这只,毛色还尤其的漂亮----眼前的这只是一只成年雄鸟,名副其实,肚皮上的毛是一层厚厚的雪白,身上则披着一层琉璃光泽的靛蓝。
此时,这只圆滚滚的蓝色小球,正站在枝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燕鸥找准角度,却没有着急摁下快门。
他屏住呼吸,似乎在耐心地等待着什么,直到一阵微风吹来,树梢微动,小鸟刚准备起飞,头顶正上方一颗小果子就这么“啪叽”一下,不偏不倚地落到了小鸟的脑门上,在它的脑壳毛上砸出了一个浅浅的小坑。
人群传来一声猝不及防的交头接耳----这一可爱的戏剧性场面来得十分突然,很多人没来得及对焦便错过了,而燕鸥确实早有准备,光线距离都调整到了最佳,曝光时间也恰到好处,快门及时落下,一张千载难逢的照片便被他留了下来。
一旁的年轻人正懊悔自己错过了这个好时机,转头就看见燕鸥拍出来的小鸟,不禁连连佩服道:“运气也太好了!这都能拍得到!”
照片已经拍下来,燕鸥便有闲心和旁人聊天了。
他一边检查着照片,一边笑道:“这也不全是运气,毕竟是摄影,最重要的还是观察和等待。
”
早在刚看到这只小鸟的时候,燕鸥就已经把它四周的环境都观察了一遍,也在心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