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3)
业摄影师,就带着高高在上的成见去看业余爱好者的作品,他一向坚定地认为,摄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而已。
看着四周其乐融融、互相探讨夸赞的老年人,燕鸥也觉得心情慢了下来。
这样业余却又认真的氛围真的让他非常舒心。
年轻人作为打鸟团团长,拿着最便宜的设备,却操着最贵的心。
他一会儿忙着帮抢不到好位置的老人家沟通协调,一会儿又尽职尽责去拍长辈们的彩虹屁,还要对鸟儿们负责,劝阻一些诱拍行为的发生,一趟下来忙得满头大汗。
燕鸥夸他:“你这至少能少走四十年弯路啊。
”
年轻人也笑起来:“我的朋友圈早就超越同龄人四十年了。
”
聊天的功夫,燕鸥又拍下了几只路过的麻雀和斑鸠----和打鸟爱好者不同,燕鸥的镜头之下是众生平等的,无论是珍稀如白腹蓝鹟,还是常见如麻雀斑鸠,进入他的视野之中,就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主角。
年轻人看得眼睛发直,燕鸥以为他是在馋自己的800定,就干脆直接让给他:“你来试试这个?”
年轻人顿时紧张起来:“我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燕鸥笑起来,“拍到解馋为止吧。
”
年轻人用自己设备的功夫,燕鸥便拿起了他的70200gm2拍起来----他对自己的技术有足够的自信,任何一个镜头到他手里都能拍出让人满意的照片,之所以还要选择顶配的装备,也不过是因为他喜欢精益求精罢了。
一旁,季南风正好画完一张速写,画面中的燕鸥正全神贯注地拿着相机进行拍摄,这已经是他笔下第不知道多少张燕鸥了,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觉得腻烦。
抬起头时,燕鸥正教着年轻人拍照的技巧:“你看你这张,明显就是快门速度没跟上,所以拍出来的鸟都模糊了。
这一张呢,下次拍静态的时候可以挑战一下长曝光,拍出来又是一种新的体验……”
季南风抱着画板坐在一旁,虽然听不懂,却也津津有味----习惯了他平时在自己面前撒娇耍宝的可爱模样,再去看他的现场教学,真是意外的气场满满。
燕鸥那亲切随和的性格,总是难免让人忘记他本身也是个专业素养非常过硬的天才。
他又低下头,在新画纸上落下一笔。
画面的前方,两个人又聊了挺久,直到人群一阵惊呼,枝头的鸟儿飞向天空去。
燕鸥又一次早有准备地落下快门,在轻轻弹起的枝头和纷飞的落叶间,留下一张琉璃蓝的背影。
鸟大抵是飞走了,燕鸥抱着设备下意识回头寻找季南风。
那人也刚好画完最后一笔,弯弯眼睛朝他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