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3)
这孩子话太密太多,叽叽喳喳光速倒着英语,让两位纯正中国人听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但季南风还真的很有耐心,一个一个回答他的问题,还顺便告诉他,他俩对古铜色皮肤没什么追求。
小伙子点点头,然后又撸起袖管,给他们看自己的手臂----这家伙虽然是个白人,但luo露在外面的皮肤,已经比他俩黑出一个度来了,黑白分明的,仔细看,甚至还有点晒伤的痕迹。
“天哪。
”燕鸥惊叹道,“美黑也不是这么个美法啊,暴晒对皮肤很不好的。
”
看见这两位惊悚的眼神,Carson也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起来----
去年冬天,和他们俩的路径不谋而合,Carson也去南半球过了冬。
他在澳大利亚的海边学习了冲浪,因为怕防晒霜污染海洋,所以一整个夏天,他就在灼热的阳光下暴晒,以至于现在还是这样黑白分明。
原来是个环保主义。
两个人一下子就理解了Carson的选择。
“说到海洋环保,我对戛纳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水下博物馆。
”季南风笑着回忆道,“非常震撼,印象也非常深刻。
”
燕鸥也跟着回顾起来:“那时候我们一起去潜水,在水下出了很多片,我还写了篇专题文章来着!很有意思的一组作品!”
他们谈论的,是英国艺术家JasondeCairesTaylor的六件雕刻作品,他将六具当地居民的人面雕像沉入水中,组成了他口中的戛纳水下博物馆。
这6具雕像都是由当地居民的面孔拼接制作而成,肖像从中间裂开,寓意着海洋生态在坚实中也有着脆弱的一面。
在建造这座博物馆之前,Jason还特地清理了这附近的海水,时至今日,这片海底依旧飘荡着水晶般纯净的海水。
“其实这不是Jason唯一的一座海底博物馆,在大加纳利群岛的兰萨罗岛上,有一座更大的海底博物馆,叫大西洋博物馆,那里有大概三百座和真人1:1的雕像,如果你这趟去摩洛哥,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顺道过去看看。
”季南风说。
“哇!那必须得去啊!”光是听他描述,Carson就激动地瞪大双眼,“你们去过的地方也太多了吧!好厉害!”
他说得没错,他们俩人玩过的地方确实非常多,只不过地图点得越满,野心就越大,对终点的执念就越深。
侃侃而谈中,火车很快到了戛纳,Carson要在这里下车。
分别前,Carson问道:“我都忘记问了,你们是要去哪里?”
如果说他们这次要在那里下车,那么答案是马赛,但燕鸥想了想,还是举起相机回答道:“斯瓦尔巴群岛,我要去北极拍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