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太子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小说> 第30章 农器改良(下)

第30章 农器改良(下)(1/2)

春耕大典后第七日,李承乾带着改良团队驻扎在了终南山下的皇庄。

    他命人在十块相同大小的田地上,分别安装不同角度的犁壁进行对比试验。

     "从四十度到六十五度,每五度一个梯度。

    "李承乾用自制的量角器比划着,"每块田必须用同样的牛、同样的农夫耕作。

    " 长孙冲翻开记录簿:"已按殿下吩咐,每块田都预先撒了等量的苜蓿种子模拟杂草。

    " 试验结果出人意料。

    犁壁角度最陡的六十五度犁虽然翻土最深,但行进速度慢了近三成;而五十度角的犁壁不仅翻土效率最佳,杂草覆盖率也达到了九成以上。

     "原来如此!"李承乾恍然大悟,"《齐民要术》说'深耕易耨',却没说明这个'易'字关键在于角度!" 老农赵五却提出异议:"殿下,咱关中的硬土,五十度怕是不够。

    " 这句话点醒了李承乾。

    他立即组织工匠设计出可调节角度的活动犁壁,通过移动插销就能在四十五度到六十度之间调整。

     三月中旬,正当改良进入最后阶段时,长安城中突然流传起谣言。

     "听说了吗?太子改的犁用了胡人的弯刀样式,坏了祖宗法度..." "那犁上还加了铁器,分明是与民争利!" 李承乾在东西市微服私访时,恰巧听到这些议论。

    他注意到,散布谣言的几个闲汉,腰间都挂着同样的铜牌——那是五姓七望家仆的标志。

     次日朝会,御史王珪果然上奏:"陛下,农器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改动?臣闻新犁造价昂贵,恐非寻常百姓所能置办。

    " 李世民尚未开口,李承乾便出列奏道:"王御史可知,一架直辕犁要用三尺二寸的整木,而曲辕犁只需二尺八寸?至于铁器用量,新旧犁其实相当。

    " 说着,他命人抬上两架犁的用料对比。

    工部尚书段纶趁机禀报:"经核算,新犁反可省料两成。

    " 王珪语塞,却又有大臣提出:"各地土质不同,岂能一概而论?" 这正是李承乾等待的问题。

    他拍了拍手,侍从立即展开一幅大唐疆域图,上面标注着各地土壤特性。

     "儿臣已命将作监准备三种制式..."李承乾详细解释了针对黏土、沙土和丘陵地的不同设计。

    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四月初,第一批三百架贞观犁分发至京畿各县。

    让李承乾惊喜的是,民间匠人很快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

     万年县铁匠铺里,王铁头给犁铧加装了可更换的耐磨铁尖;蓝田县的木匠则发明了"子母犁辕",能快速拆解便于运输。

    最妙的是泾阳老农设计的"犁铃"——挂在犁梢上的铜铃,耕深合适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寒门状元路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五年必死?修仙模拟器,开!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此去直上青云路 三藏还俗 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 聚宝乾坤碗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道仙瓶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乾风云起苍穹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三藏还俗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铜镜约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无名剑主 衣冠谋冢 混沌宝典之灵源诀 穿越之原始之路 笔架叉将军 轉生成豬的我,突破只能靠雙修 综武:天道曝光我九世负心 水浒之往事随风 异界纵横之我在江湖搞发明 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逆命武侠行 逆世灵霄纪 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 诗泪洒江湖 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