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吃北京烤鸭(3/3)
,岳宁从他手里接过提包,四人一起往外走。
陈主任笑着说:“小岳又活蹦乱跳了。
”
“现在我吃得下一头牛。
”
陈主任抬腕看了下表:“直接去吃饭?吃烤鸭?”
“好呀!”
四人上车,陈主任这回坐副驾驶位,跟开车的李师傅说道:“李师傅,带客人去吃烤鸭。
”
李师傅问道:“陈主任,去吃便宜坊呢,还是全聚德?”
陈主任转头看向岳宁:“小岳,你知道这两家有什么不同吗?”
“全聚德的挂炉烤鸭,皮脆的特点更加突出。
”
“哟,丫头,你还真懂这里面的讲究?在吃上,你可真是个行家啊!”陈主任说完,又对李师傅说,“李师傅,去全聚德。
”
“好嘞!”
“那是,爸爸为了让我了解焖炉和挂炉的区别,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岳宁问道。
“怎么做的?”岳宝华很想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教孙女的。
“做酸菜的陶罐,你们知道吧?在陶罐里生火,把鸭子挂进去烤,这叫焖炉;把家里灶台的铁锅拿开,将鸭子挂在火塘上烤,这叫挂炉。
”岳宁嘴角带着苦涩的笑容,“这是一个父亲在最艰难的时刻,努力教孩子烹饪手艺的无奈之举。
”
听到这话,车内除了汽车行驶在马路上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爸爸跟我说,陶罐散热太快,会导致鸭子外熟里不熟;火塘烤的话汁水流失太多,鸭皮虽脆但肉质变老。
他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尤其是挂炉烤鸭,品尝那一口脆皮。
他还说广式烧鸭也可以试试这种脆皮的做法。
”意识到出来吃饭却让大家情绪低落了,岳宁调整了一下情绪,打了个响指,“烤鸭,我来啦!”
刚才还吐得脸色惨白,这会儿就眉飞色舞了?
到了店门口,岳宁抬头看了一眼那块金字招牌。
上辈子,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市场都在比拼质量、创新和服务的时候,三年内亏损了七个亿。
那时的她也不免为其感到遗憾,毕竟儿时那一口脆皮烤鸭带来的惊艳,仍留在她的脑海中。
为了做出那一口脆皮的味道,她反复试验,推出了那款玻璃皮烧鸭。
陈主任作为东道主点了菜,一只烤鸭,外加四个菜。
岳宝华做烧腊,在港城颇有名气。
他还真没想过要去研究北京烤鸭的特点并改进广式烧鸭,在他看来,那样做简直是欺师灭祖。
当然,儿子这么教宁宁是出于无奈,却也体现出儿子懂得变通。
这个年代,没有厨师推着烤鸭现场片皮,而是服务员端着餐盘上菜。
看到盘中那焦糖色、晶莹油润的鸭胸皮,就知道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服务员介绍道:“这份鸭皮,您可以蘸着白糖吃。
”
岳宁夹起一片鸭皮直接放入口中,岳宝华也跟着夹了一片鸭皮。
牙齿咬下,鸭皮断裂,油脂爆出,香气在口中四溢,那酥脆、油润、浓香的味道,实在美妙。
“太酥太脆了,简直入口即化!真绝了!”
上菜的服务员听岳宁这么说,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小同志,你这只鸭子可是由祖孙三代都做鸭子的老师傅烤制的,当然绝啦。
您还是得试试蘸着白糖吃。
”
岳宁听从服务员的建议,将鸭皮蘸了白糖后塞进嘴里。
服务员看着她问道:“味道怎么样?”
“酥香、油润和甜蜜交织在一起,非常好吃。
”岳宁回答道。
等服务员走后,岳宁小声说:“我们家也是祖孙三代做鸭子的。
爷爷,您说是不是?”
岳宝华还在品味着鸭皮的味道,乔君贤倒是先笑了出来。
岳宁给他包了个卷饼,放在他的盘子里:“大哥,你笑点别这么低,快吃烤鸭。
”
吃过饭后,陈主任把他们送到宾馆,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陈先生,谢谢您!一路辛苦您了。
”岳宝华握住陈主任的手说道。
“哪里的话?有小岳在,这一路特别有意思。
”陈主任笑着看向岳宁,“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
岳宁笑嘻嘻地说:“陈主任,等您来港城,我们爷孙俩亲手给您做菜。
”
“我记住啦。
小丫头!”
乔君贤和陈主任握手:“我就不说那些道别的话了,以后我们接触的机会还多着呢。
”
“是,应该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和陈主任挥手告别后,三人一起等电梯。
岳宁兴奋地和岳宝华讨论着如何推出新菜品。
“我能插句话吗?”乔君贤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祖孙俩这才意识到只顾着自己讨论,冷落了乔君贤。
乔君贤虽说要去西北重走乔老板当年的路,但实际上他是陪着岳宝华去接岳宁回来的。
“二少,不好意思!我们俩聊得太投入了。
”
“华叔,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是想站在食客的角度,说说今天吃的烤鸭。
”乔君贤拉着行李箱走进电梯,伸手挡住电梯门,等祖孙俩进来后继续说道,“烤鸭确实好吃,但我还是更喜欢华叔做的烧鹅,连皮带肉,还能啃骨头。
烧鹅的皮虽然没有烤鸭皮这么脆,但香味浓郁,最主要的是肉质鲜咸。
这个鸭胸皮刚开始吃觉得油润,可吃多了就会觉得腻。
就像日本和牛、法国鹅肝,第一口觉得很好吃,吃两口就没什么胃口了。
带一点肉的鸭皮,如果蘸酱卷饼吃,甜面酱的味道会太浓;但如果不蘸酱,单吃烤鸭肉的话,又觉得淡而无味。
”
乔君贤的这番话,让岳宝华陷入了沉默。
刚才岳宁说烤鸭特点的时候,他一直顺着岳宁的思路。
可港城的人大多是从外乡来的,且以广府人为主,口味偏向南方,北方的口味到了南方,真的能被接受吗?
看出爷爷的犹豫,岳宁微微一笑。
她上辈子推出的那款玻璃脆皮烧鸭,在各大平台上引发了不少争议。
北京烤鸭派、南京烤鸭派和广东烧鸭派的那些美食博主,都骂她做出来的是个四不像。
他们骂得越凶,却不知道她为了做出这款鸭子,从广东吃到南京,又从南京到巢湖,再从巢湖到北京,一路品尝。
在口味上经过无数次的调配,才做出了这款普适性强,又保留了传统风味的烧鸭。
好不好,销量说了算。
他们吵得越厉害,反而给她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电梯门开了,三人走出电梯。
岳宁对爷爷说:“爷爷,原本北京的烤鸭和南京的一样,采用的是焖炉烤制。
全聚德开创了挂炉烤法,是因为北京鸭比南京的麻鸭和水鸭更肥,用挂炉烤的话,水分和油脂会流失一部分,使得表皮口感酥脆。
我的想法是把这种酥脆的表皮特点引入到烧鸭中,采用北京的烤法,结合广东的腌制方法,这样既不丢掉我们的传统风味,又能有所创新。
”
岳宁拿起钥匙对照了一下房号,就是这间了。
她打开门,笑着看向乔君贤:“我炒的洋芋饼饼味道怎么样?”
乔君贤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听你这么一说,我很期待你做的新菜。
”
“我请你试菜呀?”
“求之不得。
”
岳宁正准备走进房间,乔君贤问道:“岳宁,来的时候华叔急着找你,我们拉着陈主任一路赶到西北。
现在总算有时间可以看看北京了,放下行李后,我们一起出去逛逛?”
岳宝华心里暗暗一紧,这才几天时间,称呼已经从“岳小姐”变成“岳宁”了?现在还当着他的面约孙女出去?
“好啊!半个小时之后怎么样?”岳宁想了想,又问岳宝华,“爷爷,您有没有午睡的习惯?要是有的话,您先休息一下,我和乔君贤先去附近逛逛,三点钟回来,然后再和您一起出去?”
宁宁也直接叫人家名字了?
原本岳宝华打算打个电话回港城,不想出去了。
但现在让他们俩单独出去?岳宝华说道:“我不用休息,我也想去逛逛,等我打个电话,咱们一起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