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鹰啸东方。(2/3)
风口的泥土,胸前的八路军臂章在雨里泛着红光。
他想起三年前在云岭溶洞,老周摸着独眼说的话:"总有一天,会有穿灰布军装的队伍来,他们的枪膛里装着的不是仇恨,是明天。
"
张木匠突然把那柄短匕首塞进燕双鹰手里,老人的手在发抖,却抓得很紧:"老伙计留这匕首时,说'鹰的翅膀断了,就得找片更宽的天'。
"他往红旗的方向指,"那片天来了。
"
燕双鹰握紧匕首,刀柄上的刻痕硌着掌心,像步鹰当年教他握刀时说的:"得让刀知道谁是主人。
"他把工兵铲插进泥土,铲柄上的泥点溅在坟头的棉帽上,像给老人戴了顶新的斗笠。
红军先头部队已经冲到黑风口,领头的指挥员翻身下马,灰布军装的领口别着枚铜质五角星,雨水顺着五角星的棱角往下淌,在胸前冲出细小的水痕。
"我是八路军独立团的李参谋。
"指挥员的声音洪亮得像炸雷,"奉总部命令,接收关东山抗日根据地......"
燕双鹰突然立正敬礼,右手举到眉梢的动作带着步枪的惯性,枪托在泥地里磕出清脆的响。
他想起父亲怀表内侧的刻字,想起步鹰最后划出的"人"字,想起刘阿三补画的鹰翼——那些散落的碎片,终于在红旗的映照下拼成了完整的形状。
"报告首长,护民队队长燕双鹰,请求编入主力部队!"他的声音穿过雨幕,撞在关东山的崖壁上,弹回来的回声里混着无数声音:有父亲在雪地里的呼喊,有步鹰炸响的最后声轰鸣,有刘阿三临终前的低语,还有孩子们在溶洞里用石子拼出的"抗日"二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参谋握住他的手时,燕双鹰才发现自己的掌心全是血,混着雨水染红了对方的袖口。
指挥员突然指着他腰间的短匕首笑了:"这刀鞘的手艺不错,是关东山的苏绣吧?"他往鹰嘴崖的方向望,"我们从云岭过来时,有位瞎眼老大娘给战士们缝了两百块十字补丁,说这是护民队的记号......"
燕双鹰的喉咙突然哽住了。
雨幕里仿佛看见刘阿三的母亲坐在溶洞里,瞎眼望着鹰嘴崖的方向,手里的针线在破军装上绣出小小的十字,每绣完一个就往嘴里塞颗干硬的奶糖——是步鹰当年塞给她的那颗,糖纸皱得像团废纸,却被老人压在枕下藏了七年。
"燕队长,日军残部退守鹰嘴崖主峰,需要熟悉地形的向导。
"李参谋的声音把他拽回现实,指挥员指着军用地图上的红圈,"情报显示,暗河四层还有他们的指挥部......"
燕双鹰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鹰嘴崖"三个字上,笔尖标注的海拔高度旁,有个极小的铅笔印记,像只展翅的鹰。
他想起步鹰留在桦树皮上的标记,想起暗河三层那道被炸毁的铁门,突然明白老人为什么要把真正的军火库藏在四层——那里的通风口正对着红军必经的山道,机枪射界能覆盖整个山坳。
"我带路。
"燕双鹰把短匕首别在腰间,枪托往地上顿了顿,"暗河有秘密通道,是步鹰......是以前的猎户留下的。
"他往坟头看了最后一眼,那顶旧棉帽已经被雨水浸透,贴在泥土上像片干枯的枫叶,"保证完成任务。
"
红军队伍开进黑风口时,护民队的队员们举着步枪跟在后面,张木匠被两个小伙子抬在担架上,老人断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