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后备”之惑(1)(1/2)
《A市日报》总编辑张嘉缑获知市委宣传部长老纯峰病危的消息比梁吾周还要早,一则市委机关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喉舌,在市直机关二十四小时派有记者,高层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讯息;二来他这个总编辑还兼任着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虽然这个副部长只是挂个虚名,但部里的重大事项还是得按规矩知会他。
所以穆天剑亲临A市,市委书记急匆匆从北京赶回,他比外界知道得都要早,而且断定老部长这回大概真的挺不过去了。
但是张嘉缑并没有急于去医院。
无论是部里还是市委办公厅,都没来正式通知,这说明上头对善后事宜还在运筹之中,眼下并不需要无关人员到场,他权衡了一下,认为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角度看,去向老部长作一下最终告别也未尝不可,但外界会怎么看?人人都知道老部长去世,马上面临的便是选择继任人的问题,这个时候不待上级打招呼就冒冒失失地去了,会不会让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自己是在刻意表现与老部长的亲近,从而留下“迫不及待”的印象?所以他只是叮嘱负责市直报道的女记者时辰盯住穆天剑和魏东的行踪,及时掌握办公厅的动态,保持与报社的联系,至于如何报道,要看市委领导的意思。
张嘉缑算是市委宣传部的老人了,但与老纯峰的关系一般。
对这位搞了一辈子宣传思想工作的老领导,他是有几分敬,有几分怕,也有几分不满。
他在老纯峰手下干了十年,由一个干事一直升到副部长,基本上是在老纯峰手把手教导下成长起来的。
那年出任报社总编辑兼党委书记,也是老纯峰力主的结果。
两人后来关系不够融洽主要是在他主政报社之后,老纯峰似乎总对报社的宣传不满意,大会小会上表扬的时候少,指责的时候多,有时候为一篇稿子也会在电话里毫不客气地把他一“训”半个钟头。
平心而论,张嘉缑承认老头子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领导能力,乃至为人、魄力、作风都近于无可挑剔,自己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