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2)(2/2)
干部人选了。
”魏东做出一副很诚实的样子说。
当然这并不是实话,不仅后备干部是他当初通过李苏宁的关系争取来的,参加这个进修班也是他上省委组织部活动后才从全省十余个人选中脱颖而出的。
“省里不会没有考虑的。
”副校长摇头,很有把握地说,“来中央党校进修的后备干部,都是已经列入提拔预案的优秀人选,学习结业后,名单要在中组部挂号的。
前几期培训的学员,回去后提拔率都在九成以上,除非有了严重问题。
”
魏东心里产生压抑不住的惊喜,这是入校九个月来,第一次有如此高层的权威人士向他透露这方面的信息,但他还是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举杯向副校长敬酒,同时又向伍老师邀饮:
“只怕我就是那九成之外的一个了,我们这个班里,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我这人又愚钝一些,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是吗?啊!哈哈!魏书记过谦了吧?”副校长笑着望向班主任。
伍老师适时地接上话道:“哪像魏书记说的那样。
校长,魏书记可是个有思想、有见地、有魄力、有经验的好学员,一个难得的优秀市委书记啊!那次在首钢曹妃甸新区进行现场教学,回来后分组研讨,我有幸听到魏书记的发言,讲得非常生动,特别是联系A市的实际阐述经济隆起,对,是用的隆起这个词儿,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
梁吾周忙接过话头说:“您二位不知道,把经济振兴状态用隆起这个概念来表述,就是咱魏书记亲自发明的,现在已经在全省成为A市的专利名词了,连省委都很欣赏呢!”
嘴上奉承着,梁吾周心里却想起市里有一次开会讨论,高新区主任丁大一粗鲁地把“隆起”说成了“勃起”,引得满堂哄笑,有些忍俊不禁,差点笑出声来。
魏东制止他再往下说,但梁吾周起身取出一叠纸张,递到副校长手里,接着说:“您看看,这是我专门带来给您这位经济理论权威过目的,这就是魏书记亲自写的文章。
我一看,这样的力作,就是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