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二十四)(3/3)
菜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书记端起第二杯酒,站起来面向孟部长,这杯酒我敬您对我拙作的厚爱,一切在杯中。
孟部长说,只要王书记有需要我们媒体方面帮助的,直接给李丽说好了,她不是你们县派驻省报的记者吗。
王书记把身子转李丽说,小李你过来,我们共同敬孟部长一杯,要多多感谢孟部长对你的信任和重视。
孟部长给王书记说,王书记可能还不知道吧,李丽的中篇小说即将在《清明》杂志发表了,一颗文坛新星即将在你县大地上冉冉升起。
王书记带着质疑的目光看着夏颖,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证实。
夏颖说,的确是这样的,杂志社还邀请了着名作家赵焰为她作了序。
大家一听,都十分震惊,再看看李丽,那副淡定从容的表情,不是一般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所具有的。
可见她非一般凡夫。
李根夫妇也听到了孟部长对自家李丽的认可,心里无比激动,便端起酒杯夫妇俩走到夏颖身后,给夏颖说,李丽的一切都归功于你,我们老两口子谢谢你了。
夏颖急忙站起来扶着程芳说,叔叔阿姨,您们讲那里的话,她是我的妹妹啊。
再说了,李丽也非常的努力,一切都会很好的,放心吧叔叔阿姨。
便低声给李根夫妇说,我们报社的接收函已送省民政厅了,等下一步省安置办就要来调她的安置档案了。
王书记敬孟部长后,连口菜都没有吃,又端起第二杯酒站起来转向夏总编辑说,这杯酒我敬你,谢谢你的推荐和斧正。
今后,省报还要继续关心我们基层人民的心声。
夏颖也站起来说,党报就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反映人民群众所求所需,那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只要有价值与分量的作品,我们报社会极力推荐并及时发表的。
相信你那篇《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设想》文章发表后,肯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能会引起整个社会轰动的。
王书记说,你的预感是正确的,我听办公室李主任汇报说,仅仅才一天时间,省内外已有几十家企业要求入驻我们经济开发区了,只要我们的土地规划能够得到审批,基础实施能够尽快完善,如路网建设、水、电、气、网络、有线等等设施完善后,相信会有大量的知名企业入驻的,这必将会带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坚信要不了几年,我们就能甩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进军全国百强县,指日可待。
夏颖说,这是肯定的,如需要我们媒体方面协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王书记说,谢谢夏总编辑,回去后,代我向你爸爸问个好。
去年冬天也在这家酒店,我接待过夏厅长。
夏颖说,谢谢王书记。
随后,夏颖要李丽陪着她,端着酒杯分别敬了两位部长、办公室主任和孔社长等各两杯酒。
大家边吃边喝边聊着,气氛十分和谐。
最后,王书记给办公室李主任说,你改日与县政府那边联系一下,今年下达退伍军人安置任务时,我们县委那边也要承担一些,支持国防建设吗。
再给民政局联系一下,把李丽同志分配到我们县委办来工作。
李主任说好的。
这时,组织部刘部长、宣传部崔部长、报社孔社长,一听都傻眼了,王书记不是同意李丽进报社的吗,怎么又要把她分配到县委办工作呢。
组织部刘部长说,王书记啊,李丽只是个退伍军人,是战士退役的,分配后只能属于工人身份,现在的政策,还没有机关工人身份转干的说法,如分配到县委办工作,可能会耽误这孩子,她的特长是搞文学创作、新闻报道。
最好还是分配到报社更能发挥她的作用。
孟部长接过话说,刘部长的观点很好,因人适用,人尽其才。
如果分配到报社就不一样了,搞个副刊编辑,在县报社也能享受副科级待遇吧,如在省报社就是处级待遇。
新闻媒体单位,只看能力与水平、看作品,看社会影响力,不受身份限制的。
你看看夏总编,当年也是退伍军人,如今,既是当红作家,文化学者,也是我们报社编辑,已经享受副厅待遇了。
等我走后,她将会接替我,也就是正厅待遇,属于省管干部。
王书记说,想想也是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了李丽。
那我就斗胆向孟部长推荐了,能否把李丽安置到你们报社工作,那样将来的前途,远比县里发展空间大。
这时,夏颖看了看孟部长,便给王书记说,你书记不怕我们挖你县人才吧。
王书记说,那怎么会呢,只要李丽有好的平台和前途,我会举双手赞成。
孟部长给王书记说,那就一言为定。
便喊李丽,快来敬王书记酒,我还怕他不放人呢。
李丽端着酒杯走到王书记身边,说谢谢书记关爱与抬举,我敬您一杯。
书记说,李丽等等,我有话说。
李丽笔挺地站在王书记身边,一动不动,像棵松树一般,那种定力与坚韧,不愧为是军人出身。
王书记说,小李啊,你是我县难得的人才,说句心里话,真的舍不得你到外地安置工作,但转念一想,也不能为了一时的私利,影响了你一生的前途。
来,我带着你,一起敬省里两位领导,我要拜托她们二位,一是要给李丽多加担子,对你多多关照;二是感谢省里为我们县分担安置任务。
说着四个人一饮而尽。
办公室李主任说,安置手续可需要我们县里协调。
刘部长说,你应该知道夏总编辑的爸爸是谁吧,他可是省民政厅一把手厅长,也是孟部长的同学。
夏颖说,我们报社的接收函已报省厅了,过两天省安置办就会来调李丽档案的,这一切不需要县里协调,如果需要,我们会及时找你们帮忙的。
崔部长在思考,每年高校那么多毕业生想进省报社都很难,有的还是新闻系毕业的,都需要找到省里领导、宣传部领导才能进的去,而李丽只是个退伍军人,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能进去,还是省日报社发接收函主动要的,那只能有一个答案,李丽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政策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底相当了的。
这个年纪就能在省级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还有着名作家为她作序,的确不简单。
孔社长心想,这下是留不住李丽了,将来需要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于是端着酒杯给李丽说,我也敬你一杯,希望你高升,多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但不要忘了我们曾经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
李丽说,我现在还是县报社的记者,是您孔社长的兵。
只要孔社长有作品需要发表,请随时给我联系,我会尽力为您服务的。
有了李丽这句话,孔社长算是放心了。
将自己的酒杯放低了点与李丽酒杯碰了一下,一昂头将杯中酒喝干了。
孟部长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给王书记说,酒今天就这样吧,我们还要赶路。
王书记说,那好吧,听领导的,便叫李根老板上点主食。
程芳给坐在她旁边的省报社驾驶员说,请你跟我出去一下,有点东西要放到车子上。
驾驶员走到夏颖身边说了几句,夏颖点了点头。
程芳和驾驶员一起下了楼,将早准备好的三份土特产放进了后备箱里。
当她们回到包厢时,大家基本上都吃好了。
孟部长与夏颖起身告辞,说要回省城。
李丽挽着夏颖的胳膊,一再挽留夏姐和社长。
夏颖说,明天社里真的有事情,李丽听后,不敢再坚持。
大家纷纷与孟部长和夏总编握手告别,李丽站在汽车旁边,分别替孟部长和夏颖拉开车门,夏颖上车后,按下车窗玻璃,与李丽交流了几句,等汽车发动后,才挥挥手与两位领导告别。
汽车徐徐消失在夜色里。
喜欢小王的彩票人生请大家收藏:()小王的彩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