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十二)(1/3)
李根这家人
李宏开着车子往回走,郑霞坐在副驾驶位上,开始与李宏商量,晚上吃饭喝酒一事。
李宏说,到了我家饭店,我请霞姐。
郑霞说,我们中午说好的,我安排,我签单,你就乖乖地听你霞姐的,只要你晚上表现好点,我就满意了。
李宏一听,就明白了霞姐的意思,也不点破。
就逗她说,我如何表现,你才满意呢。
霞姐说,你还要我教你吗,笨蛋一个。
说着自己脸却红了。
李宏装着不知,用余光看了一眼霞姐说,我听霞姐的,你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搞。
郑霞满意的说,我宏弟懂我的。
李宏看没有什么其他话题可说,就问霞姐,听你同学安置办小崔说,你也是中专毕业的,是干部身份,也工作几年了吧,怎么还是做个打字员呢,应该到各职能科室当个科长或主任的。
郑霞听到李宏这么问,心想也是关心自己吧,就说,你不知道我的情况,我是农村人,家里很穷,父母亲不让我继续读高中,叫我初中毕业就考县示范学校,毕业后就能分配工作了,我只有按照父母的意见。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只要你考上计划内的中专、中师、技校等类似的学校,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工作。
中专、中师按照干部身份,技校按照工人身份,即技术工人。
我报考了县示范学校,结果居然考上了,那是我突破阶层的唯一途径。
学制两年毕业后,正常情况是由县教育部门,根据全县各个乡镇教师力量,直接分配到乡镇(村)小校当老师。
父母亲不想叫我在乡下当小学老师,说没有前途。
爸爸就找到了远房亲戚的亲戚,就是现在的胡高副局长,请他出面帮我安排工作,正好那年,县工商管理局需要招人,他帮我做了不少的工作,最后,改行不当小学老师,就直接分配到了县工商局工作,因没有过硬的关系,当时安排我当打字员,说只是暂时的。
人生其实就是取舍的过程,取是我想要的,舍去了我认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现在我谈的男朋友程明,是胡副局长的内侄子,在部队是个正排职军官,也是胡副局长介绍的,个头一般,长相一般,老家也是农村的。
哎,此时,霞姐叹了口气继续说,可局办公室高主任,也是个见色起心的货色,心术不正,以局里没有打字员为由,一直不肯放我到其他科室。
前段时间,经他推荐,局党组研究,还给我戴了个帽子,任命我为办公室副主任,但主要工作任务,还是打字,你说我憋屈不憋屈,我说这些你老弟懂了吧。
李宏心想,她没有讲真话,但也很婉转,我也不好多问,毕竟是人家的私事。
郑霞说完后,就问李宏,你是怎么被分配到工商局的,肯定后台很硬吧。
李宏心想,我也不能实话实说,就说,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都是爸妈操作的。
郑霞一听,感觉也很正常,我们年轻人的工作安排,一般都靠父母亲的社会关系,出面联系张罗。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人情社会。
古语说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
人脉关系,金钱关系高于一切。
此时,太阳已西沉,余辉穿过车窗玻璃斜射进车内,郑霞感到有点燥热,就给李宏说,我把外罩脱掉可行。
李宏扭头给霞姐说,我把空调开低些,也不知道你穿文胸没有,郑霞狠狠地瞪了李宏一眼说,出门能不戴胸罩吗,只是勒的难受,我本也想把文胸扣子给解开,看你个色鬼老弟,还是算了吧,以防你想入非非。
李宏没有注意郑霞的眼神。
正说着,郑霞已将外罩脱了下来,随手扔到了后排座位上。
这时,李宏只能十分专注地开好车子,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胡思乱想,安全可是第一位的。
车子快进县城时,李宏给霞姐说,快穿上外套,以防感冒了。
郑霞明白李宏的意思,扭过身子,伸出左手去拿自己的外套,可就是差一点距离,怎么也够不着,干脆欠起整个身子,把头和上半身子转个一百二十度,右手伸向后排座位,还是没有够到。
此时,李宏看到郑霞艰难的样子,就说等等我把把车子停到路边,我来给你拿。
郑霞这才慢慢坐到自己的车位上。
当车子停稳后,李宏将座椅向后拉了拉,转过身子,伸手拿起了郑霞的外套,递给郑霞时,郑霞向左一转身,和李宏接吻了起来,李宏随后说,快整理好衣服,穿上外罩,我们回去吧,这时,郑霞只好说,好吧。
汽车到了县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李宏放慢了车速,慢悠悠地行驶在大街上,街灯渐渐地亮了起来,红的、绿的、黄的,五彩缤纷。
远处两座县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