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十七)(1/3)
李根这家人
李丽按照昨天晚上与夏颖的约定,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
穿好军装和黄球鞋,到二中体育场跑步去了。
南方冬季的早晨,凉风习习,一阵阵微风拂面而来,既不刺脸,也不咬耳朵,感觉远比北京要舒服多了。
坚持晨跑,打擒体拳,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几年来从未间断过,受益颇多。
她坚信,人生只有自律、自控,自调,才能走的长且远。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必须自律,自我掌控,方可实现初衷。
不能因为自己退伍了,没有人约束你了,就可以放任自己,懒散起来,那样会增加自己的惰性,一旦形成了习惯,想改可就难了。
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因自己也是世界的一员。
我们的认知,不仅要向外求,求知识、求技术、求技能。
往往以我为中心,一切向外看,看他人事,议他人非,长期下去,即形成了习惯。
往往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向内求,自我感悟,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等等。
当然,认识外界事物与自我认识,都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认知体系形成前,应该兼而有之,不能有所偏颇。
否则,将来想认识自己就难了。
老子告诉我们知人则智,自知则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都是从物我两个方面论述其观点的,历史实践证明他是对的,只不过知道的人太少了。
一会儿功夫,李丽跑下了三千米,紧接着又打了一套擒体拳,也叫擒敌拳。
李丽的擒体拳是跟图书馆馆长学的,每天都要练习十遍以上,三年来从未停过。
看她那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
时而虎虎生威,时而又风轻云淡。
唯拳家内行,方可观其内力深厚。
今天是李丽退伍回来,第一次到县二中体育场锻炼身体,全套运动项目完成后,浑身微微发热,额头有点汗浸浸的,顿感神清气爽,全身都充满着朝气与活力。
李丽抬起左手,看了下手表,时针已指向六点,可以回去洗漱了。
她大步流星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吃过早饭后,李丽上楼将自己打扮了一番,改变了一下装束。
深蓝色的牛仔裤,乳白色的高领羊毛衫,粉红色的风衣,棕色半高跟靴子,头上还扎着一个马尾巴辫子,左肩挎着一个红色的坤包,右手拎着文件袋。
当李丽从楼上下来时,李丽发现妈妈在看自己,就走到妈妈身边低声说,昨晚夏颖姐让我今天打扮靓丽点。
妈妈点了点头说,很好,这才像个女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大学生呢。
便问女儿带钱了没有?李丽说带了点。
妈妈转身上楼,拿了个信封下来,递给女儿,李丽本想推辞的,可看到妈妈坚定的眼神,就接过信封,放进了自己的坤包里,说声谢谢妈妈。
妈妈说你第一去省城,不带点钱怎么行呢。
并问李丽都准备好了吗?李丽嗯了一声说,昨天晚上回来就安排好了,请妈妈放心吧。
妈妈叮嘱李丽,如到你夏姐家里,记住一定要买些好点的水果,不能空着手,要懂礼貌。
听说夏颖的爸爸可是个高官,母亲是教授,不要让人家瞧不起。
记住,做人要有自尊!李丽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给妈妈说,您就放心吧,女儿懂的。
妈妈抓住女儿的小手说,你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通过昨天晚上酒席,你写作的成果已传开了,都说我程芳生了个作家女儿。
看到别人对我和你爸爸的尊敬目光,与以前大不相同。
尤其是报社的孔社长,还有民政局张局长夫妇。
晚上我们回来,我和你爸爸说到你,我们心里都非常的高兴和自豪。
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作为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优秀,顿感无比快慰。
正说着呢,听到了汽车声音,知道闫涛开车来了。
闫涛停好车子,打开后备箱,帮助李丽把准备带给夏颖姐的咸货和酒装上车,李丽拿着文件袋坐到了副驾驶位子上,关上车门,摇下车窗玻璃,向妈妈挥了挥手,告诉妈妈我去了。
李丽此时心想,爸爸和两个哥哥肯定都在睡懒觉,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他们的影子。
妈妈也摆了摆手,示意你去吧。
闫涛发动汽车,鸣了一下笛,示意我们走了,一路向省城方向驶去。
冬日的太阳慵懒的倚着天空,展开看似温暖却略感清冷的光束,轻触着车厢。
随着太阳逐步爬高,车内温度也慢慢暖和起来。
闫涛几年都没有见到李丽了,昨晚听爸妈回家讲,这个表妹文学水平相当了的,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文坛新秀。
李丽今天到省城,主要是拜望自己的贵人,人生路上的指引者,给她力量、温暖和方向。
李丽看表哥不说话,就问表哥,近几年,你还好吧,康丽表嫂怎么样,对你还好吗?闫涛说,一切都还好,你表嫂不错。
李丽说,昨天晚上看到姑姑和姑父,她们身体都挺健康的,比我爸妈身体强多了,尤其是姑姑,看上去要比我妈年轻好几岁,实际上姑姑比我妈妈还要大好几岁呢。
闫涛叹了口气说,你不在家,不知道家里的事情,舅妈实在太累了,你两个哥哥,李宏与李明什么事情都不管,还尽给家里添麻烦。
你爸妈都头疼死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你看今天早上,他们都没有起床,晚上不休息,早上不起来,家里一切都靠舅妈打理,天天这样,年年这样。
你现在退伍回来了,就看你可能帮你妈妈分担一点家里家外的事情了。
否则,舅妈早晚会累垮的。
现在你爸爸身体也不好,天天喝酒打牌,熬夜,老是咳嗽,有时候还带血,舅妈催他几次去医院看看,他就是不去,舅妈也没有办法。
还有几次,舅妈找到了我爸妈。
叫我爸妈去劝劝舅舅,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