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四十一)(2/3)
微知道一点点。
李丽继续说,
首先,要看她的构图与布局。
构图:山水画注重画面的平衡与层次,常见的有“高远”“深远”“平远”三种构图方式。
所谓高远:即表现山势的雄伟,视角自下而上。
而深远:则展现山水的纵深,层次感强。
平远则表达:表现开阔的远景,意境宁静。
而虚实相间:主要通过留白和虚实对比,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其次,是笔墨技法。
用笔:线条的粗细、轻重、快慢表现山石、树木的质感。
常见的有“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等。
用墨: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表现层次和光影,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是意境与气韵
意境:山水画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承载了画家的情感与哲思,常表现隐逸、超脱的精神境界。
气韵生动:画作应具有内在的生命力,通过笔墨传达自然与人的和谐。
第四、文化背景
我国的山水画深受道家、儒家思想影响,常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了解这些思想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画作。
山水画的欣赏不仅是对技法的理解,更是对意境与文化的感悟。
通过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结合文化背景与个人体验,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李丽感觉自己像个讲解员,尽管自己对绘画艺术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她懂得美感和意境,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记得去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应邀参加了一次画展,遇到了一位国画大师,就如何欣赏、鉴别一幅画的艺术成就与价值,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自那之后,李丽开始涉猎了书法、绘画、音乐、琴艺、舞蹈、诗歌等等艺术门类,她的通感很好,这也许与她的文学天赋有关。
也可以说,她是触类旁通。
在李丽的认知世界里,艺术的本质都是相通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艺术之间有着深刻的共通性,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与表达,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舞蹈还是戏剧,艺术的核心都在于传递情感、思想与美感。
一是情感表达:所有艺术形式都旨在表达情感。
无论是山水画的宁静、音乐的激昂,还是舞蹈的柔美,艺术都是情感的载体,能够引发观者或听众的共鸣。
二是形式与结构:艺术创作都注重形式与结构的平衡。
绘画中的构图、音乐中的旋律与和声、文学中的叙事结构,都体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
三是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是艺术的共同语言。
绘画中的线条与色彩、音乐中的节拍、舞蹈中的动作,都通过节奏的变化传递情感与能量。
四是象征与隐喻:艺术常通过象征与隐喻表达深层意义。
山水画中的自然景观、诗歌中的意象、戏剧中的情节,都可能隐含更丰富的思想与哲理。
五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都需要灵感、技巧与耐心。
无论是画家、音乐家还是作家,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与思考,将内心的感受转化为外在的作品。
艺术的相通性在于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通过视觉、听觉还是文字,艺术都能触动人心,传递美感与哲思。
理解这种相通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欣赏不同艺术形式,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与深层联系。
经过李丽的一番讲解,康倩倩深深地被折服了,她这才发现李丽,不仅仅文字功底与文学造诣如此深厚,还饱受国学文化的滋养,原来她还是个通才,对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和研究。
李丽看着康倩倩说,这也是我们的工作需要。
康倩倩说,姐姐可以做博导了,我现在就拜您为师。
李丽说,哪里哪里,我只是知道点皮毛,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很多。
这时,服务员送来茶水,康倩倩安排李姐坐下,喝点茶水,并叫服务员拿来菜单让李姐点菜。
李丽说,就我们四位,你点吧。
正说着,赵聪和水红推门进来了,康倩倩招呼赵哥、水姐进来坐,并分别敬上茶水。
赵聪和水红一听,康倩倩如此称呼自己,一时还没有转过弯来。
李丽发现她们俩一时不解,就说,倩倩比我们都小,且都是老乡,她以姐姐、哥哥称呼我们,显得亲切,既然是这样,大家也就不要拘谨了,便给水红说,你负责点菜吧。
水红立即答道,是!李总。
李丽笑着说,哪里来的李总啊,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