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说,就是那次你在饭店给我说的那个老张吗?李根说是的。
程芳说,李明也不小了,也该成家了,成家后也许玩心就会收敛些,有点责任和担当,可能就长大了。
李根说,你也不能老惯着他,他每次向家里要钱时,你要给他提点条件,不要像他大哥那样。
程芳白了李根一眼说,你怎么不说,不要像你那样!李根自知理亏,便低着头喝稀饭,不再说话了!程芳看李根快吃好了,就问他,什么时间见面,女方可有什么要求.李根这才抬起头说,也就是女方家父母和亲戚来家里看看,再到饭店坐坐,其他,也没有说什么。
程芳说,其实,这就是相亲,你再和老张说一下,具体什么时间,来多少人,多少女士,几个小孩,都有什么要求,我们也好准备,不输礼节。
李根说,那我让老张上午到店里,你和他说吧。
程芳叹了口气说,也行吧。
地处江淮之间相亲习俗很多,融合了中国传统婚俗的普遍特点,同时也具有一些地方特色。
首先,由媒人牵线。
媒人负责介绍双方家庭背景、个人条件,并安排见面事宜。
媒人在整个相亲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会影响婚姻的成败。
其次,相亲仪式。
有的地方也叫“看亲”,是江淮地区相亲的重要环节。
男方在媒人的陪同下前往女方家,男方会准备礼物,如烟酒点心水果等,以示诚意。
女方则会打扫庭院,搞好卫生,准备好烟好茶接待客人,展现家庭经济实力和家庭的整洁与礼貌。
第三、含蓄表达。
江淮地区讲究含蓄,相亲结果往往通过暗示表达。
例如,男方进门后,女方父母会倒一杯热茶,如果男方满意,会一口饮干;如果不满意,则只沾唇即止。
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拒绝的尴尬,满意与否,一切都在细微的细节里。
第四、“察人家”习俗。
相亲后还有“察人家”的环节。
女方父母或亲属会前往男方家,察看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亲属关系等等,这是整个相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如果满意,双方会进一步商讨婚事;如果不满意,则委婉拒绝。
第五、礼物与礼节。
在整个相亲过程中,礼物是重要的礼节象征。
男方通常会准备“见面礼”,如红包或烟酒点心等。
比如说,来了多少女士,多少男士,多少小孩,需要准备的礼物可多了。
如红包、化妆品、香烟、衣物等等礼物,其数量与质量,既要符合当地习俗,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还要避免触犯禁忌。
第六、现代相亲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相亲习俗也随之有所变化。
现代相亲,更注重男女双方的直接交流,媒人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亲地点也不再局限于家中,咖啡馆、公园等公共场所成为常见选择。
总之,相亲习俗既保留了传统的礼仪和含蓄表达,又随着社会发展融入了现代元素。
无论是“看亲”还是“察人家”,都体现了对婚姻的慎重和对家庭背景的重视。
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展现了中国婚俗的多样性。
上午十时许,媒人老张来到了李根家饭店大厅门前,老张大名张成功,五十多岁,个头不高,胖胖的,小平头很有特色,他与李根是牌友,通过几次玩麻将认识的。
老张是个热心人,喜欢给人家做媒,据说,经他介绍认识的男女朋友,成功率很高。
别人问他可有什么技巧和窍门,而他却神秘的说,天机不可泄露。
其实,熟悉老张的人都知道,他做事一向十分稳重,言而有信。
当别人家的男孩子大了需要迎娶,女孩子大了需要出嫁,有人托到他时,他会全面综合衡量男、女双方的条件,如果相当,他再测算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属相等是否相冲,如果一切都符合婚配条件,他再愿意牵线搭桥,否则,无论男女双父母或亲属如何托他,他都会以种种理由婉拒的。
李根见老张来了,立即出门热情迎接,并让康丽安排一个包厢,拿些好烟好茶招待,通知舅妈程芳。
程芳从后厨出来,进了包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