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六十一)(2/3)
一颗不羁之心,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自嘲诗,既展现了文人的幽默与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在仕途坎坷、人生起伏中的复杂心境。
一平有时候下班回家,向我抱怨世道不公,某某又上去了,全靠拍马溜须,阿谀奉承,没有半点真本事。
我劝慰他说,你上去了,世道就公啦,哪有什么公不公的。
再说了,什么是真本事,你写两本书给我看看。
你再看看夏颖社长和李丽总编,不仅职位高,且还是当红作家,青年学者,文化名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倍受尊重。
只要出版两本书,就可以吃一辈子了。
夏颖说,陈姐姐啊,人嘛,各有所长,不能拿我和李丽的标准,要求罗秘书长。
比如你吧,既会做生意,又能写文章,试问,我们在座的,谁比的了啊。
至于在体制内想获得提拔,除了机遇和外部因素外,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核心素质,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一、政治素质过硬。
对党忠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能经受住考验。
第二、要有大局意识。
善于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不局限于个人或部门利益。
第三、纪律性要求。
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不触碰廉洁自律红线,如收受礼品、越权决策等。
第四、业务能力突出。
主要指专业能力,自己所在的领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重要任务。
第五、解决问题能力。
面对复杂问题时,能迅速找到关键点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第六、写作与表达能力。
在大机关工作,擅长撰写公文、汇报材料,能在重要场合清晰表达观点。
最后一点,就是人际协调与情商。
如领导认可,获得直接上级或关键领导的赏识,就能进入培养梯队。
群众基础要扎实,在民主测评中口碑良好,同事评价高,避免因人际关系差被“一票否决”。
有超强的执行力与担当精神。
比如说主动担责,愿意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充分展现领导潜力等等。
总之,体制内提拔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
夏颖继续说,体制内提拔问题,尤其是我们女性干部,如果没有背景,而得到了重用,肯定被认为潜规则了,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而得出的普遍结论。
比如,李丽同志,如果我是男人,一定会有人说,之所以用李丽,可能她早被我潜规则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但当一种认识被普及甚至贴上标签后,当事人很难不被捆住。
每个人的都存在认知局限,大多数是跟风,没有自己的观点。
一个人有没有政治背景,不是你自己所能决定的,而你能决定的就是拼搏努力。
没有背景也不等于就上不去。
陈姐,你知道的,那就看看李丽吧,她没有背景吧,父母亲就是个开饭店的,且文化都不高,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如果说她有背景,那也就是我这个小小的社长,可她自己的确具备总编一职,尽管是我推荐的不错,可如果考核推荐,个别谈话都不支持她,我想就是再有关系,怕也无济于事。
从这次无记名投票推荐来看,百分之九十六赞同,我们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共有四十多位参加谈话,只有一位年纪偏大一点的二级机构负责人,善意的提出,李丽是否太年轻了,以防登高易跌重,李丽的确有才华,且十分敬业,但需要多多历练。
如果大多数都认为李丽不能胜任总编辑一职,我想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肯定会如实向省委汇报的,没有人敢徇私,如果是那样的结果,谁说了怕也没用。
你们说可是这个道理!这时,罗秘书长说,听了夏社长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这么多年的机关工作,算是白过了。
陈洁说,秘书长同志,你听到了吗,夏妹妹的话,可谓经典,也是大实话,当官不当官的我不懂,但我知道,如果你能力不行,甚至德不配位,就是有关系,你也升不到哪里去。
李丽妹妹就是个实例,将来就是把她放到社长、甚至更高的位置,相信李妹妹也一定会干的像夏颖一样出色。
夏颖有点自豪的说,我没有看错人吧。
李丽说,都是夏姐姐教育的结果。
李丽站起来,给陈洁夫妇茶杯续了水,把夏社长的茶杯也续了水。
这时,夏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她说,罗秘书长,你的秘书刘江已经和张燕分手了,我问张燕为什么,张燕说,中午吃饭也就是个借口,可能是三观不合吧,在这里给你说一声,你也不要批评刘江,谈恋爱吗,合的来就处,真的到了相互不能包容了,分手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陈洁说,我对刘江的印象也不好,有点牛哄哄的,他是否有什么过硬的背景啊。
罗秘书长说,哪有什么背景,就是和省委宣传部的孟部长沾点亲,没有听说,他还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不知不觉,快五点了,陈洁说,我们先回去了,请你们也早点过来,不要忘了两位帅弟,夏颖说,等会儿我们就过去。
夏颖跟李丽说,你打电话问问赵聪到哪里了?李丽点了点头,便拨通了赵聪的手机。
李丽说,你到哪里了?赵聪说,我在等孟哥呢,他马上就下来了,估计五点半,能到你们那里。
夏颖听赵聪说在等孟鹏,就给李丽说,告诉他们俩不要来接我们了,让他们直接去饭店好了。
李丽把夏姐的意见告诉了赵聪,便挂了电话。
夏颖说,我带车子吧,你回办公室,也收拾一下吧,等会儿我去喊你。
李丽说,好的。
李丽回到办公室,看到赵燕坐在沙发上看书呢,就说,你也该下班了。
张燕说,刚才你的助理小王来过了,拿了一些校样放在待审核文件盒里。
李丽,打开文件盒,翻看了看,不是急件,就说,我知道了。
并告诉张燕,等我的总编辑任命文件已到,就研究你的问题,先不要说出去,按时上下班,安心工作,切记不要出现任何差错,办公室主任若问你,今天下午干什么去了,你就说我安排你在我办公室审阅稿件呢。
赵燕说,好的,那我回办公室看看可有其他事情。
李丽说,你去吧。
李丽关掉电脑,拿起挎包,准备锁门。
这时,夏社长已经到李丽办公室门口了。
夏社长说,走吧。
李丽嗯了一声,跟在夏社长后面下了楼。
路上,李丽问夏姐,我晚上没有任务吧?夏社长说,你看我的眼色行事,有时候,可以敲敲边鼓,总之,以礼论理,不卑不亢,保持自我,但也要对市委几位领导,给予足够的尊重。
按照你家赵聪的说法,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吗。
李丽笑着说,这句话,好像有人说过,赵聪也是拾人牙慧。
夏颖说,能把别人且不过时的经验,拿来一用,我认为也是值得鼓励的。
我们学习经典,不就是如此吗。
就像一位哲人说过的,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就是进步的开始。
李丽说,这句话寓意深刻,我们每个人,如果都能时时反思自省,检讨自己的言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差错,且能接受这种差错并予以纠正,那他的心胸是何等的宽广,这样的人,想不进步都难。
夏颖说,我同意你的观点。
可怕的是,很多人明明是自己错了,还要强词夺理,东拉西扯,歪理一大堆,这种人最可怕了,也最可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无理可说,以远离为好,减少消耗,才是明智之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颖与李丽正聊着天呢,夏颖的手机响了,夏颖说,你帮我接听,肯定是孟鹏他们到饭店了。
李丽说,是姐夫哥吗?夏姐姐开车呢,您说。
孟鹏说,我们到饭店门口了,你们到哪里了?李丽说,再过两个路口就到了。
孟鹏说,那我们就在饭店楼下等你们吧。
李丽问夏姐,他们俩要等我们一起上去。
夏颖说行吧。
李丽跟姐夫哥说,那你们就在一楼大厅等我们几分钟吧,外面冷。
说完,便挂了电话,车子已过三孝口。
夏颖说,就到了。
李丽说,时间还早呢,刚刚五点半多点,正好是下班时间。
夏颖停好车子,与李丽一起往饭店大厅走,进了大厅,看到赵聪与孟鹏站在那里聊天呢,相互打了声招呼。
夏颖跟李丽说,你打电话问陈姐,在哪个包厢?李丽说,肯定是六楼的豪华厅。
陈洁与爱人回到饭店,罗一平说,晚上叫小刘过来帮我倒酒吧?说着看了看陈洁。
陈洁没好气的说,你是猪脑子吗?你没有发现夏颖和李丽都不待见他吗?夏颖跟你说,不要批评刘江,什么意思,你不懂吗?罗一平看着陈洁,好像真的不明白夏颖的意思。
陈洁说,夏颖的意思,这种人不值得计较,这下你明白了吧。
罗一平点了点头!陈洁继续说,张燕被提拔为李丽总编辑的助理,就是副处级别,二十多岁,与你四十多岁的人级别一样了,你们的小刘混到主任科员没有啊,可能还是个副主任科员吧!罗一平点了点头说,是的,享受副科待遇。
陈洁说,你看他到哪年才能混个副处级别。
罗一平说,在市政府想提拔副处,太难了,没有十年八年怕是提拔不了,除非他有过硬的关系或者有超人的才华。
陈洁继续说,你们市政府其实与省日报社是平级关系,都属于正厅级单位,可省日报社,就是夏颖和李丽说了算,想提拔一个正处或副处,也就是她们俩一句话的事,而你想转正,真的太难了!再说,你也看到了,夏颖与李丽都是正厅级干部,且一肚子学问,可人家既谦虚,又低调,再看看有些政府机关的干部,官不大,僚倒不小。
夫妻俩正聊着天呢,陈洁手机响了,一看是李丽打来的,就问李丽,你们都到哪里了?
李丽说,到饭店大厅了,不知道是哪个包厢?陈洁说,我下来接你们,稍等。
陈洁挂了电话,跟爱人罗一平说,夏社长她们到了,我下去接一下,你把茶水准备好!李丽跟夏姐说,陈洁下来接我们了。
就在这时,饭店大厅移门被推开了,夏颖第一眼看到黄书记走在最前面、郑部长、林秘书长紧随其后,纷纷进到大厅,陈洁也从楼上下来了,一看都到了,就是少了一位,还没有到。
夏颖和李丽分别与市委三位领导握了握手。
夏颖正准备把孟鹏介绍给市委领导认识。
这时林峰秘书长走过来说,孟鹏处长,上次到市委来考核干部,我们市委常委们都认识了,不用夏社长介绍了。
说着,孟鹏与市委黄书记等领导一一握手。
陈洁接过林秘书长的话说,但有一点,你们市委的领导不知道吧。
黄书记看着陈洁说,那一点我们不知道啊!陈洁说,孟鹏处长是夏颖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