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六十五)(1/3)
李根看病
李丽上楼找表嫂康丽,在二楼拐弯处正好迎到了表嫂。
康丽说,老妹什么时候回来的?李丽说,下午到家的。
康丽说,你找我有事吗?李丽说,明天上午我陪老爸到县医院检查身体,你回家跟表哥闫涛说,让他明天早上七点半前赶到我家,帮我陪老爸检查。
康丽说,好的。
便问李丽可需要她帮忙?李丽说,饭店事情也多,你到饭店帮忙我妈妈帮忙吧,需要你帮忙,我会打电话给你的。
康丽说,那好吧。
李丽问表嫂,楼上客人都走了吧?如果没有事了,我们一起走吧!康丽说,好的,你稍等一下,我换件衣服。
李丽站在饭店吧台处,等表嫂。
看见水会计在记账,就问小水姐,最近饭店生意如何?水会计说,生意还行,赊账签单的单位,欠账的也不是很多,一般都不会超过三个月,就会把饭账款结了。
这时,康丽过来了,跟李丽说,我们回吧。
李丽问小水姐,你还要等一会吧。
水会计说,还有两桌没有结束,你们俩先走吧。
李丽与表嫂出了饭店大厅,向自家方向走去。
李丽与康丽并排走在街道上,聊聊各自的家事。
冬日小县城的夜晚,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热闹。
但也不乏宁静的美。
一阵寒风掠过窄窄的街道,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路灯昏黄的光晕在冷雾里晕染开来,像是被冻住的烛火。
街边的老店铺早早关了门,铁皮卷帘门在风里微微震颤,偶尔传来几声“哐当”响。
巷口的小摊还亮着灯,炉子上的铁锅冒着白气,卖烤红薯的老人裹着旧棉袄,袖口磨得发亮,手里翻动着炭火里的红薯,甜香混着烟味飘散。
三两个晚归的人缩着脖子,跺着脚等热乎的红薯,呵出的白气在灯光下短暂地浮起,又消散。
远处,广场上的彩灯还亮着,但没什么人,只有几个小孩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冷风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却很快被风吹散。
居民楼的窗户透出暖黄的灯光,隐约能听见电视声、炒菜声,偶尔还有谁家的狗叫两声,又很快安静下来。
小城的冬夜不喧闹,却也不寂寞,像是一幅褪了色的旧年画,安静地铺展在寒夜里,等着被晨光重新唤醒。
不知不觉,李丽已经到了自家门口,问嫂嫂可进去坐坐喝杯茶?康丽说,你回家休息吧,明天还有好多事情需要你处理呢。
李丽说,那你可要我送一程?康丽说,我拐个弯就到了,没有事的,都是熟路,你进去吧。
李丽跟表嫂说,明天见。
李丽回到家里,关好大门,直接上了楼,发现爸妈房间亮着灯呢,就敲了敲门,妈妈说,进来吧。
李丽进了爸妈房间,看到爸妈都靠在床头上说话呢。
李丽说,我下楼拿壶开水上来。
说着转身下楼了。
李丽把爸妈的水杯都续了水,问老爸,今天感觉怎么样。
李根说,我晚上吃不少饭和菜,感觉还好。
妈妈说,我们俩走回来,一路上他也没有说累,今天可能见到女儿回来了,高兴吧,晚上也没有咳嗽。
我没有再让你爸抽烟,我把香烟、打火机、烟灰缸都收了。
李丽说,妈妈做的对,我支持妈妈。
李根说,酒也不让喝,烟也不让抽,好像无趣的很。
李丽说,我的老爸爸,等身体检查没有问题,可以适当喝点酒,但香烟一定要戒掉,也不允许熬夜打牌,好好的养养身子。
夏颖姐父母代问你们二老好。
如果需要到省城检查身体,夏叔叔说,他帮我们安排。
妈妈说,不要惊动你夏叔叔了,他是一省之长,忙的都是大事情,我们家这点小事,不能麻烦他。
李丽说,春节过后,他可能就是省委书记了。
李根说,女儿啊,你真的幸运,认识了你夏颖姐一家人,那可是高官之家,一句话就能决定你的命运。
李丽跟爸妈说,元旦过后,我又要升职了,正厅级干部。
还要兼任常务副社长呢,也就是要我主持报社日常工作。
因夏姐要去中央党校学习半年,回来后肯定要改行。
李根和爱人程芳听了,都笑的合不上嘴,夸女儿命好,能干。
妈妈问,赵聪怎么样?李丽跟爸妈说,下一步,夏叔叔可能要把他调到省委办公厅工作,,如有可能让他当省委书记的秘书。
李根说,那可是个重要的岗位。
李丽说,将来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不那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