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六十二)(2/3)
。
至于如何理解文学的人民性?
我想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强调文学应当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理想,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阐释,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文学为谁而作”“文学如何代表人民”等问题展开。
一、文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
首先,是题材的人民性。
作品内容应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社会现实和命运变迁,而非仅局限于精英阶层或抽象的艺术表达。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聚焦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其次,是情感的人民性。
文学作品应表达人民的情感共鸣,如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苦难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的奋斗与挣扎,引起广泛共情。
第三,语言的人民性。
文学表达应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用通俗的语言描写,避免过度晦涩或脱离现实。
如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小说,采用民间口语,贴近农民读者的阅读习惯。
第四,价值的人民性。
文学应传递符合人民利益的思想观念,如反压迫、求解放、颂扬劳动等。
例如,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劳动人民的质朴与伟大。
二、文学人民性的历史演变。
第一,古典文学中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虽多为士大夫所作,但仍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第二,近现代文学的革命性与大众化。
五四运动后,鲁迅、茅盾等作家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推动了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
第三,当代文学的多元化表达。
改革开放后,文学的人民性不再局限于政治宣传,而是拓展为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书写,如余华的《活着》等。
三、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挑战与争议。
第一,商业化与媚俗化。
部分网络文学为迎合市场,过度追求娱乐性,可能导致思想深度的缺失。
如何平衡“人民喜闻乐见”与“艺术价值”成为重要课题。
第二,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张力。
纯文学(如残雪、格非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曲高和寡”,而通俗文学(如网络小说)可能缺乏思想性。
理想的文学人民性应兼具艺术高度和大众接受度。
第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保持本土特色,同时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是一个重要议题。
第四,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意义。
文学的人民性并非简单的“迎合大众”,而是要求作家深入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的情感和需求;提升艺术性,避免低俗化或口号化;承担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至于,文学的人民性与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本质区别。
二者在关注现实、反映社会等方面有重叠,但核心理念和表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
倩倩看到表妹像是在听教授讲课,就说,表妹啊,第一次见的李总编辑,就要让人家给你讲课啊,你准备付多少课时费啊。
李丽说,我哪敢给大三的中文系学生讲课哦,自己都没有进过大学的门,就是在闲聊,不成体系。
李丽跟倩倩说,你妹妹所问的都是专业性很强话题,鉴于时间问题,还有一点就聊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总之,人民性是价值导向,写实主义是创作方法。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写实中注入人民性,既保持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传递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郭琳琳听的十分认真,感慨地的说,您比我们学校的教授们讲的好多了,从理论阐述到案例分析,以及与现实的联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愧为当红作家,难怪倩倩姐姐把您当成她的偶像呢,便问李总编,我能否叫你一声李姐姐?李丽说,当然可以啊,我比你们都大吗,叫姐姐是对的,不要再叫什么李总编辑了,好别扭,不自然,更不亲切。
康倩倩说,这就叫大道至简,能把最深奥的知识,通过最简单且都能听懂的语言讲出来,那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人呢,我亲爱的李丽姐姐,就是这样的大学问家。
李丽说,两个妹妹先喝点茶吧,我打电话,问问赵聪到哪里了。
赵聪接通电话说,刚到你们大楼下面,正准备给你电话呢。
李丽说,我们马上下来。
李丽跟倩倩说,你把我的电脑关掉吧。
郭琳琳也很有眼力,站起来把几杯茶水倒掉,又到茶水间把茶杯都清洗干净,放在茶盘里,把李丽的茶杯放到办公桌上。
李丽关好窗户和窗帘,便和两个妹妹说,我们走吧,赵聪在下面等我们呢。
琳琳低声问倩倩姐,赵聪是谁啊?倩倩说,我好像跟你说过的,是姐夫哥啊。
郭琳琳说,对了,你是说过的,可我就记住李丽姐姐了。
李丽看到她们姐妹俩在嘀咕,也不好问她们俩嘀咕什么,三个美女一起下了楼,李丽老远就看见了赵聪站在车子旁边活动身体呢,也难怪,都坐了一天办公室了,应该活动活动筋骨。
李丽她们一行三人走到赵聪车子跟前,倩倩跟表妹说,叫姐夫哥。
我是郭琳琳,便伸手与赵聪握了握手。
赵聪说,听倩倩说过你,学中文的。
郭琳琳说,您也学中文专业的,还是北大的高材生,以后,我要向您多请教。
赵聪说,真正老师在那呢,便伸手指了指李丽。
李丽说,你们都是中文专业的,可不要欺负我和倩倩非中文专业的哦,上车聊吧。
倩倩说,李姐姐您也是中文专业的,是自学成才,比我们这些高校毕业生都强上百倍!大学生,研究生遍地都是,可真正有学问的,成才的又有几人呢。
您和夏颖姐都没有进过大学校门,可你们的成就却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时代骄子们所仰慕的。
这时,赵聪说,到哪家饭店吃饭?李丽说,还是去扬州饭店吧,离这里也近,菜味道还行吧。
倩倩说,行,晚上让表妹请客,宰她一下。
琳琳说,必须的,就算我的拜师宴吧。
李丽说,我是姐姐,怎么可能让第一次见面的小妹妹请客呢!谁敢当你的老师啊。
琳琳说,李姐姐,您是不打算收我啊,是因为我太笨了吗?倩姐都可以拜您为师,我为何不行啊!李丽说,是我没有那个资格,做你姐姐可以的,我比你们都大吗,这一点,你们永远都追不上我。
琳琳说,我不管,反正我就认您是我的老师,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赵聪说,李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