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根这家人(四十)(2/3)
。
是夏颖姐姐拿着我的作品,带着我去见的《清明》杂志主编,力推我的小说,她还帮我请了当红作家为我作序,就这样,我的中篇小说在《清明》杂志采取连载的形式发表了,当时,在省内外影响很大,那时你还在北大读书。
赵聪说,我听水红同学说过,也寄了两期《清明》杂志给我。
李丽继续说,夏颖姐姐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导师和贵人,用我母亲的话说,夏颖是我的恩人。
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天赋外,还要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一飞冲天,这可诠释易经的乾卦,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少一不可。
第二,要求我必须在退伍军人分配前,拿到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
在自学考试期间,夏颖姐一直都在鼓励我,给我打气,并将她的自学考试笔记和考试的重点与要点,在课本上进行了一一标注,让我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少走了许多弯路,每一科都能以高分成绩,顺利通过。
你也知道,想进省报社有多难,有很多本科生乃至硕士研究生,想进省报社工作,都要到处托人,找关系,可我一个退伍士兵却进来了,三个月后,直接提拔为副刊总编助理,这在省报社历史上很少有的。
自己回忆那段历史时,我靠的是什么呢?是人际关系,肯定是有的,那也只能把你领进门,后面的路怎么走,还的靠你自己。
我们这个行业,没有点真本事,还真的不行,与行政上有很大的区别,不是谁戴上帽子都行的。
半年后,我写的中篇小说《一个退伍士兵的经历》,又在《清明》杂志发表了,这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我自己的事业前途,更不用说了。
两年后,夏颖姐姐被提拔为副社长,我也就跟着提拔为副刊编辑了,即属于省报社中层领导,也算是处级干部了,再后来,孟社长提拔到省委宣传部任常务副部长,夏颖姐就升为社长兼总编辑,我也就被提拔为副总编辑了,也就是现在的职务,属于报社领导班子成员。
我每前进一步,都非常的不容易,竞争十分激烈,仅仅靠关系,没有好的作品问世,肯定是不行的。
夏颖姐常给我说,我们从事文化工作者,不分年龄大小,资历深浅,最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让作品说话,那才是我们的底气。
赵聪说,夏姐姐看的透彻,准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请你切记一点,女人能够上位,并非靠的都是色相,一定不要以偏概全,带着偏见看待职场中的女性。
自己不进取,还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我个人的经验和信条是:
一个人要想立起来,就两点: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学识。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另外,你们男人,有两样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第一是女人,第二是金钱!否则的话,你走不远,最终,必然是身败名裂,没有万一,这是规律,也可解为天道。
到那时,一切都晚矣,既对不起养育你的父母,也对不起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孩子。
此时,李丽的话锋一转说,新入职场需勤快、不挑活,即使面对额外任务也应暂时接受,以积累信任?。
一定要摒弃浮躁心态,保持内观自省,凝练稳重,专注于本职工作?。
在机关,尤其是你们宣传部门,写作能力尤其关键,材料、文章写得好,既能成为部门的核心,也能为职业转型铺路?。
在这方面,我不担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哪怕是写一个简单的通知,也要斟酌用词,反复推敲,严谨认真,做到精准、极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不能有半点瑕疵,这也是一个人的工作作风,一旦形成,就会慢慢地变成自己的风格。
李丽喝了口水,看到赵聪很专心倾听,就继续讲,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需优先完成,拖延不仅损害信任,还可能错失机会,会给领导造成一种错误的感觉,不是你的能力不行,就是你的态度有问题。
另外,谨慎处理同事关系?,切记避免参与议论领导或同事,即使听到负面评价,也仅需礼貌附和,切忌传播?。
同事关系可能会随时变化,交心三分即可,保留余地,以防利益冲突?。
至于如何与领导相处?,只要避免当场争辩即可?,即使被误解,也需谦逊接受批评,事后再找机会做适当的解释?。
总之,?体制内的生存哲学是“外圆内方”,对外需适应制度和规则,隐忍克制;对内需坚守底线和原则,始终保持精进状态。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体会。
赵聪说,真是应了那句古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的受益匪浅。
无论是工作,还是处理同事、领导的关系,可谓智慧满满,对我启发很大。
李丽说,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什么难题,晚上回来,我们可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之道。
赵聪说,我们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