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同学聚会(1/3)
小说
同学聚会
一日,班长杨睿接到美女同学林洁的电话,说想约几个在省城工作的老同学小聚聚。
说起林洁同学,她是生活在蜜罐里长大的。
林洁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她也算是书香门第子女,从小受父母的文化熏陶,早已满腹诗书。
上初中住校时,经常抱怨班长给她的饭打少了。
为此,班长解释说,没有当年的如此关照,哪有今天的苗条淑女,她一直是班长心中的女神。
要说美女林洁吗,那也应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了。
那时,她刚上初中一年级,皮肤白净没有半点瑕疵,尤其是一双灵动的眼睛,非常迷人,她是我们班的班花,青春、活泼可爱,走起路一蹦一跳的,两个不算长的羊角辫子,随着她的走动,不停地在头顶上起舞。
她是我们班的文体委员,喜欢诗词、音乐和舞蹈。
她上大学时,听说开始学的是中文专业,后来怎么改到历史系了,文史一家嘛,也属于正常。
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一所重点中学教书了。
去年也办理了退休手续,现赋闲在家。
退休前属于副高五级,套行政级别享受处级待遇,干到六十周岁才退休的。
现已过花甲之年,与其说是美女,倒不如说是资深、知性、优雅美女,更为贴切。
随着时间的馈赠,靓丽的青春容颜,早已褪去应有的色彩,岁月的风霜早早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所谓班长,他自己早就忘掉了自己曾经的角色担当。
班长出生在农村,兄弟姐妹多,且都小。
在那个凭工分吃饭的年代,可以想象其家境,是多么的贫穷。
班长曾经写过小说他的《童年》,据班长自己说,是流着泪写完的,真的不敢回忆那样的年代,一个字穷啊,两个字苦啊!不堪回首。
班长接听后说,还有哪几位同学啊。
林洁说,有你常给我说的,论人品、才华、胸襟都是一流的李智同学。
我说好啊,早就想着见见他了,他和你不是青梅竹马吗,有没有两小无需猜的感觉啊。
班长在反问逗着林洁。
林洁说,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天天都在一起玩耍,可我们像兄妹,没有你想象的那种情感,不过喜欢他也倒是真的,只是我不擅长表达。
班长说,你好了吧,就你还不善表达,谁信呢。
她们俩在电话里打起了嘴仗。
说起同学李智,班长是通过其他同学认识的,严格地说,他比班长高一个年级,可论年纪他比班长小几岁呢。
李智上大学学的是中医专业,学制五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县中医院,后来也调到省城工作了。
李智个头不是很高,皮肤白净,人长的憨厚,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看就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典型代表。
他为人诚实,善学勤思。
好像认识他的所有同学,都喜欢和他交往,且都一致认为他的人品、学识、气度属于一流的,他是同龄人学习的楷模。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人与人的邂逅皆有缘分造就,初见有好感的人,往往成长为长久交往的朋友,甚至成为忘年交。
班长继续问,还邀请了谁啊。
林洁说,还有俞亮同学。
班长说,俞亮同学可是个好人,与世无争。
俞亮的父母都是粮食系统工作人员,他自己也属于商品粮供应,非农业户口。
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也走了参军之路,搞曲线就业,退伍后,按照当时的政策,按系统分配,包干安置的办法,回到了父母所在的粮食系统工作。
俞亮同学在读初中时,就像一个又白又胖的花生米,一看就知道家境是极好的。
他身高约有一米七、八,天天都穿着一双白色球鞋,可显眼了。
篮球场上少不了他的身影。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经济极度不发达,农村人吃不饱饭的大有人在,班长杨睿就属于吃不饱饭的人,所以读不起高中,初中毕业就当兵去了部队。
据说,班长从部队回来最后一次相亲,俞亮同学也去了,还留下一段佳话呢。
因班长每次回来相亲都不成。
班长母亲急了,就找算命先生给算算,班长未来的妻子是哪方人士。
因为他多次探家相亲,在他老家的东方、西方、北方皆试过了,可都没有戏。
据说班长为此写了一篇小说《张峰的第一个女友》,详细地描述过找对象的艰难,没有那个年轻女孩子能看的上班长。
如论长相、个头,班长又不丑,且还很聪明,善于学习,挺勤奋的。
可没有办法啊,现实社会就是这样,相亲女孩都希望班长在部队能有一官半职的,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当时相亲的时候,还真的没有一官半职,就是一个战士,普通一兵。
班长很诚实,没有说半点谎话,夸大自己,欺骗别人。
但以班长在部队的表现,一定会有的,可有几人能有这样的眼光的呢。
谁让班长生在农村呢,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难道真的无法逆天改命吗。
生在哪里,他无法选择,但要想改命,只能靠自己后天的勤奋努力。
班长心中自有丘壑,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正在不断的修正,且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逼近。
如果班长在部队没有成就,那就太可惜了,以他当年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否则,他也当不了初中三年的班长。
记得班主任赵老师非常喜欢班长,劝过班长两次,不要去参军报国,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春天会回来的,将来同样可以报效祖国。
可迫于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办法才走当兵之路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算命先生接过班长母亲递给他的生辰八字,也叫四梁八柱,眯着眼,伸出右手,五指不停地摆动着,嘴里唧唧歪歪,自言自语,谁也听不懂他说的什么神秘暗语,在那里故弄玄虚一番,一分一秒过去了,班长母亲耐心的等着。
大约过了十分钟,算命先生说话了,你家老大未来的亲戚在南方。
班长母亲追问了一句,南方多远啊?算命先生用右手,伸出四个手指头说,八里地左右吧。
为此,父母托亲找友帮忙,想办法从南方给班长介绍对象。
你还真的不能不信,哎,真的有人帮介绍了,父母知道女方家庭位置后,与算命先生说的基本差不多,根据女方条件,班长父母也认为这次可能会成。
于是,便打电报,叫班长回来相亲。
相亲那天,同学俞亮等其他同学也来到了班长家里,帮班长掌掌眼。
相亲队伍当天下午四点,才到班长家。
俞亮看到来相亲的女孩,就问她姓什么,女孩答道,姓王。
女孩反问俞亮姓什么时,俞亮想逗逗女孩子,就说,水里跑的。
相亲女孩心想,水里跑的,从能跑来看,应该是有腿的,又在水里跑,于是伸出右手,将中指略微弯曲并动了动,其他四指放在桌子上,做了个十分形象的手势,立即哦了一声,我懂了,你姓这个!大家一看她手的姿势形状,都明白了,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一时,俞亮被羞的一阵脸红,仅仅一个跑字,便将自己推到了十分尴尬境地。
当班长知道,约的是这两位同学时,就给林洁说,这样吧,你负责组局,联系饭店,安排菜肴,我负责买单。
林洁说,谁买单、吃什么、喝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吃。
看吧,不愧为大学文化,知识分子,就是有水平。
俗话常说,才华大不过人品。
其实这句话是有漏的。
人品与才华不是二选一,可以兼而有之。
品与才,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立世之本,至于谁重谁轻的问题,应视情况而定,无需论其长短。
记得电视剧《琅琊榜》苏哲的话,很有道理,他说在考量用人方面,有时以才为主,有时以德为先。
用其才,处其品,不矛盾,不能一概而论。
否则,就是识人不准,用人无量。
古者以德、才、功论人,其并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