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鬼凭智巧保良方,塾师怒遇化缘僧(2/3)
重新为永公把脉、看诊,随后提笔开方。
永公接过药方一看,心中不禁暗暗称奇,原来这医生所开的药,竟与之前那位医生的药方如出一辙。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永公依照新方连进数剂药。
神奇的是,随着药物的作用,他的病情逐渐好转,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
没过多久,便霍然痊愈,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后来,永公镇守乌鲁木齐的时候,与我谈及此事,脸上满是感慨之色,说道:“此鬼可谓谙悉世情矣!若非他暗中相助,我这次恐怕难逃一劫。
这世间的人心复杂,有时候竟还不如这鬼魂懂得感恩和顾全大局啊!”
【佛儒冲突事】——
族叔楘庵曾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过这么一段奇事,故事发生在肃宁。
当地有一位颇有名望的私塾先生,一生都致力于钻研、讲授程朱之学。
平日里,他总是将自己视作正统儒家思想的卫道士,头戴方巾,身着长袍,举止间尽显迂腐刻板,时刻以宣扬圣贤之道为毕生使命,动辄便引经据典,摇头晃脑地教训旁人,言谈之中满是对自己学问的极度自负,仿佛世间唯有他才真正领悟了圣贤的真谛。
那是一个平平无奇却又注定不凡的日子,朗朗晴空下,私塾里传来阵阵诵读声。
突然,一阵有节奏的木鱼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游僧立于私塾外,身着一袭破旧却干净的僧袍,手持木鱼,不紧不慢地敲着,口中念念有词,正在化缘乞食。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树荫下,从清晨辰时,一直到骄阳似火的中午午时,木鱼声始终未曾停歇,清脆的声响在私塾周围悠悠回荡,一下又一下,扰得私塾里的先生和学生们心烦意乱,难以专注于课业。
私塾先生终于忍无可忍,他原本就对佛教这类“异端”学说心存鄙夷,如今这和尚又如此“不识趣”,搅乱了私塾的安宁。
只见他涨红了脸,怒目圆睁,猛地站起身来,将手中的书本重重地摔在桌上,大步流星地朝着门外走去。
来到和尚面前,他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大声呵斥:“你这佛门之人,本就是异端,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或许会受你蛊惑,可此地皆是熟读圣贤书、信奉孔孟之道的人,岂是你能来招摇撞骗的地方?还不速速离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怒火,不慌不忙,缓缓抬起头,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他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声音平和地说道:“阿弥陀佛,先生莫要动怒。
佛之弟子外出募化衣食,就如同儒家弟子追逐功名利禄一般,究其根本,都是在这尘世之中迷失了本心,偏离了最初的修行与志向。
既然本质相同,先生又何必苦苦为难于我呢?”
这番话在私塾先生听来,无疑是大逆不道的狡辩。
他觉得这和尚简直胆大包天,竟敢公然反驳自己,还将佛门与儒家相提并论。
盛怒之下,他随手抄起墙边的一根夏楚(旧时的一种体罚工具,类似戒尺),劈头盖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