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同连余心(2/3)
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
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着称。
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
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
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
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
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
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
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
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传于你。
只见他不知何时从身后摸出一把‘二胡’,雪狼原本昏昏欲睡的同时猛然听见那优美的二胡弦律之浪冲击着身后时,不由瞧见一浪接一浪的冲散着无辜的蜜蜂,眼见蜜蜂被二胡弦律震荡得四处逃窜,又见小姑娘此时更气得两眼发直道:老怪物你你竟然破我“琴萧之音”,那休怪本姑娘给你来更强硬的?
哈哈蝶舞,别在那里翘着嘴想吃人似的,有什么招就尽管使出来,本师傅也好久没有与你切磋武功,也不知你的琴音有所长进没?
你那可是你自找的,看招;只见空中银光一闪,在那不远处有无数灰光正闪烁不停;原来是小姑娘疾快的从背后抽出一把“怪异非凡”的萧笛来,此时那怪人看后不免笑道:怎么徒儿想让你师傅再尝试你这“夕阳萧鼓”(琵琶、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抒情写意的乐曲,曾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一九二五年前後,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
《春江花月夜》。
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
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8、桡鸣远籁,9、
乃归舟,10、尾声]吗?
好啊!师傅也想在此检验你到底对“古代十大名曲”了解多少?
此时小姑娘狠瞪几眼后,眼瞧半空中已传来更让人陶醉的笛音,听见此笛音真的让人心情不由飘入大海在那浩荡无边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