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饭后二小时血糖多少正常> 第316节

第316节(3/3)



     江云尘静静望向赵一粟,这是他第一次瞧见她伤心的泪水。

     与她得意时夸张的表现完全相反,赵一粟的伤心是寂静无声,却又浓烈盛大的。

     这让江云尘的心里生出了一种悲悯,让他无法克制、近乎本能地将赵一粟揽到了自己怀里。

     他由着她安静哭了一会儿。

     然后说:“振作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幽冥界大乱,修真界一定会派人进来探查情况,我们得尽快出去。

    ” 赵一粟长呼了几口气,让自己哽住的喉咙得以发声:“我明白。

    ” 她从江云尘的怀抱里直起背,有点尴尬地用法术抹掉了他衣襟上的泪痕。

     但江云尘没说的是,她的泪浸透了衣衫,贴在他皮肤上形成的那股温热感鲜明生动,并没有被她抹去,而他显然也不想那样做。

     赵一粟缓和好情绪,看了一眼系统,眼底闪过一丝挣扎。

     她已经晋升七品,系统给了她积分奖励,但赵一粟毫不在意地掠过这部分,只把眼睛盯在了系统倒计时上。

     10天。

     距离系统交给她铸造熔仙鼎的任务,只有10天了。

     赵一粟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让任务失败,是不是就能复活钱掌事和狂沙真人? 可在这时候,任景华呼喊声忽然传到这边来:“赵一粟!” 踏着天火靠近的任景华见到三途河边的这幅场面,不由得低呼一声。

    此处天火尚未熄灭,这让任景华不得不借助高阶法器才能短暂立足。

     赵一粟:“任景华?!” 她抬手朝任景华的方向丢去了一些法术,吸走了一片天火。

     任景华惊讶于她灵力的充沛,他曾想过最坏的结果,或许会找到两个人的尸骨,可现在他俩完好无损,甚至……灵力还非常充沛?难道这家伙进幽冥界的时候带了无数的灵石? 想到赵一粟富可敌国的身家,任景华又觉得有一定合理性。

     现在不是细说这些的时候,任景华也已经看到了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听溪真人。

     “幽冥界大乱,酆都现在必须有人接应才能出去,岁寒宫费尽周折才把我送进来找人,你们快跟我走!” ++++++ 半天后,他们平安回到了岁寒宫。

     途经酆都的时候,赵一粟看见了幽冥界两派势力厮杀造成的惨状,想要在其中搏杀出一个新任鬼王,幽冥界恐怕还要经历很长的动乱期。

     原本平静富饶的酆都,数月不见就化为了断壁颓垣,不愿卷入纷争的鬼修早已逃散,酆都变成了一座空城。

     目睹了这些场景,赵一粟那股想要让时间倒流的想法更加强烈。

     如果回到99天前,回到大战开始前的三途河边,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就像她在二品之前参加门派大比那样,失败了可以重头再来,并在重启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修改自己的战术打法,最终求得一个圆满结局? 就在赵一粟陷入这种想法时,系统中的灵魂碎片闪动了一下,似乎想要重新睁眼。

     赵一粟敏锐地意识到不对劲,连忙切断了自己的思路。

     她必须承认,如果不靠系统,仅凭她当时六品的修为,想要对抗鬼王的千军万马,就是天方夜谭。

     可依靠系统,就必须接受灵魂碎片一次次地苏醒,霸占她的身体,实际在重启的过程中,她无法把控任何环节,甚至可能酿下更惨的结局,一步错步步错……冷静,必须要冷静。

     这时候,任景华正要询问她之前发生的事,却在开口前收到了南大陆传来的最新消息。

     看完消息的他神情压抑,把灵力竹简放在了案上。

     顾千凝忙拿起来读:“魔界裂口持续增大,已有三寸宽,魔气溢散严重,涌葭镇、水安镇几处凡间城镇受魔气侵扰,死伤惨重……”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重生之都市仙王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大唐躺平王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护法他做不到啊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冰临谷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大楚武信君 史上最弱男主角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无名剑主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明朝的名义 唐代秘史 天绝剑破宿命劫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大唐躺平王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三藏还俗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聚宝乾坤碗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护法他做不到啊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族谱太厚怎么办 剑魄沉星录 玄武:从零开始 明朝的名义 衣冠谋冢 太虚王座 医圣杨洪一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宋枭雄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绝品仙尊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清宫秘史十二章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