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雪落满了老街的青瓦,林默棋艺馆的屋檐下,红灯笼在风雪中轻轻摇晃,映得门前的“楚河汉界”地雕泛着红光。
周明轩站在馆前的老槐树下,看着树干上的刻痕——那是林默、小石头、他自己,还有孩子们一代代刻下的身高标记,像串向上生长的年轮。
“李馆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到了。
”林念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的鬓角也有了些许银丝,却依旧爱穿蓝布衫,袖口别着那颗红“帅”形发卡。
联合国的官员们正在参观“世界象棋文化展厅”。
玻璃展柜里,林默的旧棋谱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旁边的全息投影中,老人正缓缓落子,声音穿越时空:“棋者,道也,不在于赢,在于通。
”
“林先生的‘和棋之道’,正在被全球棋手学习。
”官员们对着翻译感叹,“他让我们明白,竞争之外,更有共生。
”
周明轩领着众人走到互动区,那里聚集着不同肤色的孩子,正用VR设备下“跨时空棋局”——虚拟的林默与现实的少年对弈,红“兵”过河时,两国的孩子同时欢呼,语言不同,笑容却一样灿烂。
“这是根据林太爷爷的日记开发的程序。
”周明轩指着屏幕上的代码,“他说‘下棋要与时俱进,但初心不能变’。
”
午后,雪霁天晴。
老街的石桌上,周凯的曾孙正与台湾来的棋手复盘“两岸春”残局。
红黑棋子在阳光下泛着光,少年突然指着棋盘笑:“你看,咱们的‘兵’和‘卒’,早就混在一起了。
”
不远处,林念昔的女儿正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讲“林默的故事”。
小姑娘举着绘本,上面画着林默给孤儿院孩子分槐花饼的场景:“太爷爷说,分享比输赢更重要,就像这饼,大家分着吃才香。
”
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在林默的铜像前驻足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