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长安纨绔(2/3)
的人迟迟没来找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仓库腾出来制作棉衣了,药材只能放在了书房,闹得满屋子药味儿。
本来姜云明闲暇之时还去书房看看书现在也不去了。
繁体字虽然不懂但是也能看个大概,国人似乎都自带繁体字识别系统,繁体字虽然不能认识全部但也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大唐的生活很无聊,没有后世的电脑,电视,连电都没有,每当入夜姜云明只能早早入睡。
怪不得古时候人们都生那么多孩子,实在是天黑了没事儿干啊。
九月初。
农妇们终于是将棉衣全部做完了,姜云明看了看,针脚细密,没有一件漏出棉花的。
额外给了农妇们一些赏钱,农夫们千恩万谢的走了。
高昌国归来的士兵带的棉花很多,制成的棉衣足足二百有余。
多出来的棉衣姜云明送给了李二,李二说他要好好的收藏,这棉衣意义非凡。
李二给了姜云明手令,姜云明让人将棉衣装车,拉到了军营。
李二早已差人告知了程咬金,程咬金就站在营门前等着姜云明。
营门前的程咬金没有往日在姜云明面前大大咧咧的模样,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程咬金得知极北之行后久久无言。
他不愿让自己的兵去冒这个险,但是事后巨大的收益让他也无法拒绝。
程咬金带着姜云明来到了特意为那些将士们圈起的营地,本来笑闹着训练的将士们看到了姜云明,再看看后面的马车,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知道自己该出发了。
姜云明上前开口道:“大家,集合吧,该来的总归要来。
这次远行各位很可能白白牺牲,但是云明也没有办法。
在这之前云明再问大家最后一次,有没有后悔的,这是最后的机会。
”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后退。
“好!”姜云明感叹。
“本来云明准备让一百人参加这次的行动,但是高昌国归来的同僚们带回来了更多的白叠子,云明会再选百人与你们同行。
现已是秋天,马上即将入冬,新选的将士没有时间在训练,路上希望各位互相帮助,砥砺前行。
诸位请谨记,如若路上有人冻伤,肢体发黑,一定莫要心软,若不壮士断腕,则有性命之忧!云明与陛下在长安,静候诸君佳音!”
姜云明内心有些复杂。
他明白这些将士此行十能存一就已经不错了,白令海峡凛冽的寒风不知道会让多少将士永远的留在那里。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此行回不来的将士都是因为他姜云明的一句话而死的!
姜云明叹了口气,以土代雪,演示了雪屋是怎么建造的。
想来因纽特人时代凭着雪屋生活在那北极圈附近,这雪屋多少能让这些将士在那寒冷之地感到暖和一点。
姜云明走了,将士们被安排在了三日之后出发。
家离得近的被放回家住两天;家离得远的赶不回来的则让人写信送回。
这或许是他们见家人的最后一面,所写的书信都有可能变成遗书。
军营外,长孙皇后的人在等着姜云明,姜云明等了他几天,终于是来了。
车夫驾车,回家取了他所写的菜谱。
就让长孙皇后的人带着他去了长安城的酒楼。
酒楼名叫醉云楼,很是文雅。
处在东市最繁华的地方,想来是长孙皇后精心挑选过的。
长孙皇后的人和掌柜的交代了几句,这醉云楼以后便姓姜了。
姜云明亲自到后厨,给厨子做了一遍。
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