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尤四姐的小说> 终章:我要像花儿一样,永远簪在官家的通天冠上

终章:我要像花儿一样,永远簪在官家的通天冠上(2/3)

秦让抱着拂尘站在一旁,她说什么都点头道好。

    她也不太在意,知道他不会提供什么好的意见,询问他好像只是为了得到肯定。

     她坐在桌旁穿针,“官家赐了府邸,我孃孃他们可安顿妥当?” 秦让说是,“臣昨日奉命看过,禁中拨人入宅邸侍奉,还专配了都知统管,圣人不必挂怀。

    ” 她听后放缓了手上动作,知道宅中人都从后省派遣,多少有监察的意思在里面。

    毕竟身份尴尬,就算官家不计前怨,谏官们也不能答应。

    为避免群臣弹劾,倒不如提前化解矛盾,也免得孃孃和高斐成为众矢之的。

     她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过两日就是寒食了,到时候安排下去,我领孃孃到艮岳游玩。

    ” 正说着,录景从外面进来,送来了一筐蜜柑,“岭南贡柑入京了,这是最后一批,也是最甜的,圣人尝尝。

    ”言罢看她引线,笑道,“皇嗣的衣衫都由尚宫们打点,圣人到时候只管挑选就是了,小心自己的眼睛。

    ” 她垂眼笑道:“我做贴身的小衣,孃孃做的,我们菡萏穿得称心。

    ”一壁说着,压声打探,“这两日前朝可有什么说法?郭太后母子押回汴梁,必定有不少臣工反对罢?” 录景往偏殿看了眼,点头道:“众臣力谏永除后患,官家一一驳回了。

    料明日要议封赏,又有一大帮子人出来唱反调。

    ” 她蹙眉道:“这些大臣,心眼小得绿豆一样。

    官家既然受降,总要有容人的雅量。

    逼他杀建帝,让后人道他长短么?” 录景道是,“官家今早于垂拱殿召见通议大夫,暗示他明日奏请复立皇后,臣担心又会掀起轩然大波,到时候闹得不可开交。

    ” 闹是一定会闹的,她早就做好了准备,届时自有主张。

    忽然想起贵妃来,便询问宜圣阁的近况。

    录景道:“除夕那日太后李代桃僵,将梁娘子送到官家榻上,被官家识穿。

    那时官家气极了,险些诛杀梁娘子,后来又命殿前司审问。

    梁娘子大约是惊吓过度,据说病了一阵子,之后就一直怔怔的,傻又不像傻,横竖不伶俐了,不知现在什么境况。

    ” 她哦了声,细想想,贵妃虽然可恨,但也有可怜之处。

    她和她不一样,正统的公主,肩负的责任比她大。

    国家存亡不但关系到百姓,更是一个姓氏的荣辱。

    身后有国家,她才是尊贵的,如果国没了,她还剩什么?一个年轻姑娘入禁庭,从来没有得过宠爱,她有她的委屈。

    如今眼看绥国被灭,接下去就轮到乌戎了,她八成觉得惶惶的,没有依托了。

    所以宁愿痴傻着,不管是真是假,也是种自保的手段。

     她叹了口气,“传医官诊治了么?” 录景道:“传了,吃了半个月药,不见有好转。

    圣人不必过问她,臣知道应当怎么办。

    这阵子严加看管着,待半年后官家起兵攻打乌戎,梁娘子这里自然会有个了断。

    ” 她盘弄着顶针问他,“你看会如何处置?” 录景想了想道:“可能会赐死,也可能贬黜入道,一切全凭官家的意思。

    ” 她没有再说话,崔先生死时,她简直恨透了乌戎,所以不管官家怎么办都不为过。

     录景顿了顿又道:“昨日朝上还出了一件事,宗正卿联合言官上疏,洋洋洒洒上千字,写成一篇《慈母录》,为太后叫屈。

    言世上只有不孝儿女,没有不是之父母,官家苛待太后有违人伦,恐怕要遭天下文人口诛笔伐。

    如今正值大定之时,绥国百姓人心浮动,若流出这种传闻,有损官家威仪。

    那个宗正卿本是太后母家表亲,煽动起来甚是卖力。

    官家那时是气极了,如今大约也煞了火气,令后省往宝慈宫增派内人,撤了宝慈宫的禁令。

    ” 她滞了下,半晌喃喃道:“是我的缘故,让官家为难了。

    他没有同我说,是怕我不高兴吧!”说着把针线放回笸箩里,提起裙角上偏殿,殿里侍立的宫人见状,纷纷退了出去。

     他还是原先的样子,崴着身,支着头。

    她爬上榻,在他边上坐了下来。

     “你让录景同我说的?”他装聋作哑,她在他肩上顶了一下,“我同你说话。

    ” 他举起奏疏偏过头,“什么?我何尝让录景说什么了!” 她看他样子,忍不住发笑,“你可还记得那次酒醉睡在宜圣阁,派秦让传话想唤我去接你?你亲口说的,没有你的授意,御前的事谁也不敢往外传。

    刚才录景有意无意说了一堆,都是得了你的示下吧?” 她学精了,令他刮目相看,不过也因此愈发不好糊弄了。

    他慢吞吞哦了声,“我好像是露过一点口风……” 她扑了过来,一下将他扑倒,故作凶狠地磨磨牙,“你心里有话怎么不同我直说?我是那种不体谅郎君的人么?你圈禁太后,我知道是为我,可外人看来大逆不道。

    太后的心腹都被你杀了个干净,也够了。

    我如今怀了身孕,要为菡萏积德行善,你做得很对,我一点都不怪你。

    ” “可是真的?”他对她的善解人意感激涕零,“太后待你苛刻,我怕你积怨深。

    要不是她将你关进永巷,我们不会分离,你也不会吃那么多苦。

    再说那时我委实气得厉害,她将贵妃放在床上,我竟把她当你,害我恶心了好久……” “你同贵妃亲热了么?”她觉得不太对劲,“否则怎么会恶心?” 他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忙道:“我就抱了一下,恨不得把手臂砍下来,再没别的了。

    ” 她居高临下审视他,“没说假话?” 他咽了口唾沫,“朕从来不说假话。

    ” 一点笑意从唇角流淌出来,她说好,“我信你。

    ” 他蓦地翻身起来,将她压在低下,“明日册立皇后,封高斐为茂国公,郭太后为安国夫人。

    赐斐袭衣玉带、黄金鞍勒马、金器千两银器万两,你看可好?” 她盖住了脸,露出上扬的红唇,娇俏的样子令他心浮气躁。

    他在她光致的颈项上亲了几口,“我正批阅奏疏,你来勾人魂魄作甚?” “心不正,眼不正,看见的东西也都不正。

    ”她分开手指,从指缝里偷觑他,“我来同你正经议事,官家就做出不堪入目的事来。

    ” 他邪肆一笑,“你正经议事?上来就趴在我身上?自己不端,还指责我不堪入目?” 她笑得缩作一团,“那些内人也真是,见我来偏殿,竟都退出去了。

    ” “有眼色,回头都有赏。

    ”他的手慢慢撩起她的裙裾,在那肉嘟嘟的臀上轻抚,“我适才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你猜我在想什么?” 她被他盘弄得气喘吁吁,“定是些不洁的东西。

    ” 他笑了笑,“我在算哪天坐的胎,三个月应该已经满了。

    ” 她诧然,“果真满了?” 他开始耐心亲吻她,吻一下,分开端详她的脸,然后鼻尖相抵,唇与唇若即若离。

     次日临朝,事先得今上暗示的通议大夫出列,双手献上了奏疏,朗声道:“今战事大捷,天下归心,然后位悬空,有违祖制。

    李氏恩遇无双,有冲敏之识,淑慎之行。

    臣启陛下,复立李氏,以安天下。

    ”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众臣窃窃私语,有过半的人反对,理由很简单,李氏多次走失,失德败行,难以统御后宫。

    当然也有极力赞成的,谓李后坚韧忠贞,道洽紫庭,顺便也将今上的情深意重盛赞了一番。

     紫宸殿里争执不下,那些养尊处优的官员们打起嘴仗来谁也不输谁。

    正难分高下时,殿门上忽来一人,姿容艳丽,着袆衣,盛装入大殿内,众臣登时噤了声,面面相觑。

     她倒是很平和的样子,扫视众人,笑道:“诸臣对复立我一事多有疑义,今日我来,有几句话要当面同诸位说。

    我与官家结缡,是为联姻。

    如今大钺灭绥,正值两国相融之际,复立绥国公主,难道不是对绥人最大的诚意么?太祖皇帝开国之时,尚对降军诸多礼遇,我乃陛下亲册正宫,无端废黜,复立,有何不可?” 比方说一个人坏话,绝没有当面口沫横飞的道理,她这样先发制人,打了众臣一个措手不及。

    又是嗡嗡的一阵议论,御座上的人挑起胸前垂挂的组缨,若不是离得远,简直可以看见他眼中春风十里。

    他说:“李氏所陈诚是。

    朕复立李氏,不为私情,只为天下苍生。

    李氏体仁则厚,履礼维纯,又为朕孕育皇嗣,劳苦功高。

    众卿休再议,再议则触犯天威,倒不如议一议如何减免税赋,如何扩建宫苑。

    立后的事,今日就定下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后位悬空也是同样道理。

    ” 他才说完,内侍殿头又立在殿门上通禀,高呼太后至。

    秾华愣了下,心里隐隐有些愤懑,看来作梗的又来了,这位可比臣工难弄得多。

     太后脸上没有笑意,被慢待了那么久,每个眼神每个表情都散发出敌对情绪来,只说且慢,“兹事体大,如何这样草率便定下了?老身冒着再被圈禁的危险,也要劝陛下一劝。

    李氏通外男,逃出禁中一月有余,据说怀了皇嗣,老身听来,滑天下之大稽。

    皇嗣乃是社稷根本,如何确定就是陛下子嗣?若要谈孕期,陛下莫忘了,李氏被贬瑶华宫,随乌戎奸细出逃,弄得满城风雨。

    期间也有几日与别的男人共处,清白与否,谁能作证?陛下如今要复立她,日后大位不明不白旁落,陛下南征北战,岂不为他人作嫁衣裳?还请陛下三思,若听得进劝导最好,听不进,便将老身送入道观,老身也当一当史上头一位被贬的太后。

    ” 殿上果然开始争长论短,走失过的后宫女子册封皇后,的确大大不妥。

    反对的朝臣有太后壮声势,复又鼎盛起来,秾华心里纠结,那次逃亡失败后,她身上的宫砂还在,这点官家是知道的。

    可毕竟是私密的事,大庭广众下说出来终归不好。

    自己倒还罢了,官家是君王,折了他的颜面,岂不让众臣笑话么! 太后却是不管的,她一心阻止这场册封,根本不为任何人考虑。

    御座上的至尊心里澄澈如镜,母子间的情义不知从何时起荡然无存了,着实叫人痛心。

    他只抱定一个宗旨,什么都是题外话,他就是要给心爱的人应有的位分,刀山火海他也敢行。

    他站起身,立于王座前,朗声道:“朕与李氏大婚,婚后半年并未圆房。

    李氏依附于朕时,清白与否,朕最知道,太后莫要紧抓这个不放。

    李氏被劫二十余日,朕寻回她时,她差不多已有两个月身孕了,所以皇嗣是朕的骨肉,这点毋庸置疑,朕不容许有人诋毁皇嗣,更容不得有人污蔑李氏。

    太后是朕的母亲,难道不为朕有后感到高兴么?” 太后哂笑道:“陛下有后,老身自然高兴,但要先辨清孩子来历,老身方笑得出来。

    退一万步讲,就算李氏怀的确是龙种,先前禁中怪事频发,官家几次险些被毒害,都与李氏有关。

    这桩桩件件,到如今也未有个论断,陛下要立这样一个满身嫌疑的人为皇后,可是要弃大钺百年基业于不顾了?” 秾华当真被气得打颤,但是转念再一想,阿茸下毒尚且解释得通,香珠里颠茄的由来,却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事情确实应该查个水落石出,否则永远是病灶,触之生痛。

    现在她并不担心官家怀疑她,但是硬要栽赃在她头上,她也是不依的。

     “臣妾不明不白背负这样的罪名,早就不耐烦了,还请官家动用提刑司彻查。

    事发之时,大钺尚未对绥兴兵,牵扯了各方利益,在场众位都是明白人,我不说,心里自然也知道。

    我只是不太明白,太后现在拿这个来阻止官家复立皇后,岂不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绥已被灭,如今的精力应当放在哪里,不言自明。

    还是太后心里只有一个绥,其它全不在考量中?”她挺直脊背道,“那串香珠是我亲手做的,赠与官家定情,我却往木樨花里加颠茄,让我的罪状昭然若揭,这是蠢人才用的方法。

    我虽驽钝,尚知道避嫌的道理,将性命系在手串上,我断做不出这种事来。

    只有那些一心要栽赃于我的人,唯恐众人看不出元凶是谁,才会这样安排。

    太后明察秋毫,切不要被人蒙蔽。

    ” 太后哼笑一声道:“两省曾经领命追查过,可曾查出头绪来?事情过去了好几个月,再要追究,恐怕都成老生常谈了。

    既然你证明不了自己的亲清白,就请陛下暂缓封后。

    禁中若没有看得上眼的,责令入内省选室女备后宫,陛下另选就是了。

    ” 秾华虽不快,但毕竟拿不出证据。

    心里又憋屈,便回身哀凄望着今上。

     御座前的人自然坐不住,才刚撤了宝慈宫的禁令,太后还没缓过劲来,就急匆匆跑到紫宸殿发难,她究竟图什么,没人弄得清。

    今天皇后是穿着袆衣来的,如果没有太后闹的这出,力排众议封了便封了。

    现在横生枝节,太后竟拿出自请入道的姿态来,存心令他为难。

     果真小时不亲,长大了便越行越远。

    道理讲不通,只有任性妄为了。

    他广袖一拂道:“是谁所为都不重要,今日皇后是一定要立的。

    既然李氏愿令提刑司重查,那就命裴然着手,定要抓出个内鬼来。

    ” 所以她妖后未做成,蛊惑君王一条起码办得还不错。

    只消一个眼神,今上便彻底缴械了。

    他今时不同于往日,版图扩张,君王的威仪便更盛。

    谁若一心同他作对,绥国好多股肱无处安排,降臣比这些土生土长的禄蠹可好用多了。

     所以朝堂上原本议论声一片,等他表明了态度,立刻便没有人置喙了。

    太后左右观望,那些手执笏板能言善辩的相公们竟都沉默下来,简直匪夷所思。

     廊下殿头又入内回禀,“废帝高斐,率子弟素服,待罪阙下,听候陛下发落。

    ” 太后又是一惊,“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高斐?绥国国君不处死,就应当入狱,如何还让他在外面走动?”她觉得有点疲于应对,郭绩对她来说就是个噩梦,从十七年前起一直到今天,从来都在恶心着她。

    以前是她自己,现在是她的一双儿女。

    如果官家不判处他们,那她这太后岂不是要在他们的夹缝间求生存了? 秾华答得很爽脆,“陛下乃圣主明君,斐率宗室子弟归附大钺,是惧陛下凛凛天威。

    陛下宽宏,天道好生,以前情罪悉与宽释,不单是为安抚绥人,更是为了安抚整个中原。

    ” 她立在他身侧,他垂眼同她相视一笑,以一种懒洋洋的语调吩咐宰相,“皇后复立的事,交由王简承办。

    今日拟诏,明日辰时于大庆殿授金册金印。

    着内外命妇道贺,一应礼度复按祖制。

    皇后近来委屈,另有金银赏赉,以慰辛劳。

    ” 秾华听完心满意足了,太后的出现只是小困扰,并没有真正难住今上。

    他这股不管不顾的劲头,她看着那样喜欢!其实后位的意义,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后设想的那么复杂。

    她是个简单的人,只是想同普通夫妻一样,得到一个名分,能够有资格与他同进同出,他的身旁总有她的一席之地。

     太后气得变了脸色,有种空做小人的难堪。

    她极力反对,结果她的儿子根本不将她当回事。

    她看着众臣拱手长揖,自己站在那里就像个丑角,除了博人一笑,再无其他。

     她腿颤身摇,几乎跌倒。

    今上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浴血山河 干物妹也要当漫画家 重生之等你长大 剑道真解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穿书回来我成了自己的替身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天才相师 宝鉴 我身体里有只鬼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2 天下珍藏 重回80当大佬 我是猫大王 秘书长 驻京办主任 朝夕之间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火影之最强震遁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5:绿色森林 苍雷的剑姬 资本对决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诸天最强大佬 天才相师 星光璀璨 大戏骨 手术直播间 和女主妈妈HE了 凤兄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刀剑神域05:幽灵子弹(上) 九炼归仙 洪荒之妖皇逆天 驭兽修仙:天才炼丹师 反套路快穿 寻情仙使 武侠大宗师 黄河鬼棺之1:镇河印 鹰爪王 碧血洗银枪 天龙八部 独战天涯 钧天舞 天舞纪·摩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