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男二和男三HE了![穿书]作者:封玖>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2/3)

小麦色,与养尊处优搭不上边儿,杨继安和孙静文当过难民,年纪又小,扮演难民手到擒来。

     唯独楼喻和冯二笔。

     两人细皮嫩肉,一看就是过惯好日子的,跟其他人根本不是一个画风。

     抹黑不是不行,躯干藏在衣服底下可以不抹黑,但脸、脖子、手臂、脚都得抹黑。

     可他总得洗手吧?要是脸和手肤色不一致,很容易被人看出来。

     楼喻想了想,“逃难的也不仅仅是寻常百姓,有些大户落魄了,或是被土匪洗劫了,都可能会逃难。

    ” 霍延颔首:“可以。

    ” 冯二笔一笑:“那奴还是殿下的小厮。

    ” “路上就别叫殿下了,叫少爷吧。

    ”楼喻吩咐。

     冯二笔高兴地应了。

     楼喻又对霍延道:“如今咱们是一个难民队,我和二笔是富绅家的少爷和小厮,你是我家护院,有没有问题?” 霍延眸中闪过一丝笑意,“没有问题。

    ” 如此,二百多个“难民”就这么踏上宜州府。

     宜州府没有藩王,只有知府坐镇。

     府兵们将楼喻围在中间,霍延和冯二笔随护左右,杨继安和孙静文紧随其后。

     众人皆训练有素,徒步倒也不是难事。

     如今世上难民纷起,这不,没走一会儿,就碰上了一小股难民。

     难民大概七八十个,有老人也有小孩,看起来是正经逃难的,没有“进化”成流匪。

     对方见到他们过来,似乎被气势所慑,往路边上避了避。

     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看就是饿狠了的模样。

     楼喻拍拍杨继安的肩,杨继安会意,立马钻出队伍,跑到那群难民面前,找到一个老人家,道: “敢问老丈,前面是不是宜州啊?” 他一个小孩子,很容易让人放下防备。

     老丈点点头,“是宜州,你们要去宜州?” “不晓得,能去哪去哪呗。

    ”杨继安愁眉苦脸。

     老丈倒是个好心人,幽幽劝道:“你们别去宜州了,那地儿不安全。

    ” “为什么呀?” 老丈觑一眼楼喻的队伍,“我看他们都是壮小伙儿,去了只能被拉入土匪窝,到时候刀剑不长眼,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 “什么拉入土匪窝?”杨继安继续问。

     一个青年男子走出来,审视杨继安:“你问咱们这么多,我还想问问你呢。

    ” 杨继安乖巧点头,“大哥哥你问吧。

    ” 青年:“……” 小孩这么上道,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轻咳一声,看一眼楼喻那边,问:“你们是从庆州来的?” “是啊。

    ” “庆州也闹饥荒了?”青年很是失望,“我在路上听说过庆州会接收难民,这才……” 杨继安:“庆州确实接收难民啊。

    ” “那你们怎么没留在庆州?”青年不解。

     “因为留在庆州,要跟官府签契约的,五年内都要留在庆州给官府干活。

    ” 小孩脆生生的话,瞬间让难民队伍哄闹起来。

     “我都说了不要去庆州!现在好了,去了庆州就要卖身!” “是啊,还不如留在宜州,至少不用听那些贪官污吏的!” “咱们往回走吧!那些怂恿咱们去庆州的都不是好东西!” 眼见群情激愤,青年不由涨红了脸。

     杨继安又道:“给官府干活挺好的,有钱拿,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做得好了还有奖励,过年过节还会发节货,你们可以去啊!” “这么好,你们怎么没留下?!” “就是就是!想骗我们去卖身,没门!” 在难民眼中,给官府做事就是服徭役,当然不愿意。

     青年却仿佛抓住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杨继安不悦道,“我们不留庆州,是因为官府不收。

    ” 难民都安静下来。

     青年问:“为什么不收?” 看起来都挺年轻力壮的啊。

     杨继安糊弄他:“咱们以前靠着山头过活,后来老百姓都跑了,咱也只能跑,可庆州官府嫌弃咱们出身,觉得咱们不安分。

    ” 靠山头过活,那不就是土匪吗!怪不得气势这么吓人。

     难民们不约而同退后几步。

     青年尴尬地笑笑,“多谢啊。

    ” 杨继安无所谓道:“没事,不过还请你告诉我,宜州到底怎么了。

    ” “没怎么,或许对你们来说还是好事,”青年叹道,“那儿有人集结了一大帮流民匪众,还差点将府衙掀了。

    ” 要不是他们这群人瞧着弱,说不定也被强迫入伙了。

     青年好心提醒道:“你们要是去宜州,碰上他们的话,可能要被他们拉着一起反对官府。

    ” 杨继安眼睛一亮:“这个好!” 青年:“……” 不愧是土匪,庆州没收他们是明智的。

     两方人马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此别过。

     杨继安归队,一五一十说了宜州的事儿。

     楼喻赞道:“可以啊,说咱们是土匪,确实挺像。

    ” 他本来还为府兵气势感到头疼,杨继安倒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行吧,那他们就是土匪演变成的难民。

     “殿……少爷,”冯二笔哭笑不得,“宜州都那么乱了,咱们要是被抓去当叛军可怎么办?” 楼喻笑了笑,“咱们土匪出身,不是正合适?” 原书里,难民发展成起义军,首次大规模造反不在宜州,可见宜州的叛军并没有成气候。

     他们眼下是难民,不是什么世子车队,在宜州叛军眼中,不是亲人也是兄弟,不可能上来就刀剑相待。

     所以楼喻并不是太过担心。

     随行的二百府兵,都是参加过阳乌山剿匪的,自然也不会害怕。

     一行人继续前往。

     路上时不时遇上小股流民,皆由杨继安出面“哄骗”去了庆州府。

     对此,楼喻很感谢其他州府的“劳务输出”。

     第三日下午,楼喻一行人行至“三斤坡”。

     三斤坡距宜州府城约十里远,是宜州相当著名的胜迹。

     此地本不叫三斤坡,这个名字有特殊来历。

     大盛开国皇帝曾在此承过“三斤救命粮”的恩情,建立盛朝后感慨那位恩人的善心,特命名“三斤坡”以此表示感激之情。

     可如今,三斤坡满目疮痍,何其讽刺? 这里不久前似乎发生过一场械斗,坡上血迹点点,令人生寒。

     若是开国皇帝见到,恐怕要气活过来。

     忽然间,一道高亢嘹亮的哨声传来,楼喻眉梢一挑,与霍延对视一眼。

     果然,下一刻一队人马蜂拥而出,手持弓箭对准楼喻等人。

     他们而今在坡下,身后是贫瘠的荒地,身前是四十五坡度的土丘,无处遮掩,无处逃脱。

     还能怎么办? 假装投降呗! 来三斤坡之前,楼喻已打听清楚,三斤坡上有股叛军势力,就是差点掀了宜州府衙的那拨。

     叛军头目叫郑义,屠户出身,三十来岁,脸上有道疤。

     造反的原因暂不清楚。

     突然冲出的这群人里,明显没有郑义,估计只是一群探路的喽啰。

     一人站在弓箭手后面,扯着嗓子大喊:“你们是什么人?!” 霍延示意身边一个府兵。

     那府兵立刻对吼:“大人饶命啊!咱都是逃难来的!” 徒步三天,府兵们见的流民多了,也渐渐与流民同化,敛去了身上气势。

     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神情疲惫,与流民无异。

     如今四面八方的难民遍地都是,坡上人倒也没怀疑。

     那人拽文道:“此乃义王地界,尔等同为天涯沦落人,不如同我等一起举事!” 拉人入伙,还得用弓箭威逼,操作实属骚气。

     幸亏楼喻没用庆王世子名义经过宜州,要不然铁定会被这群流匪盯上。

     府兵回道:“原来真是义王!我等久闻义王威名,特地前来三斤坡拜会!还请兄弟引荐!” 坡上人:“……” 他们义王名号都这么响亮了吗? 有人主动投名,当然是好事。

     那人道:“尔等在此等候,我去禀报义王。

    ” 片刻后,一名面带刀疤、满脸横肉的壮汉走出来,另有两人分列左右。

     应该就是郑义和他的两位兄弟。

     郑义俯视坡下众人,见都是些年轻力壮的汉子,不由大悦,脸上堆起笑意,嗓门粗莽道: “哪位是话事人?” 方才出声的府兵站出来。

     他身材健硕魁梧,虽比郑义稍显单薄,但已经很够看了。

     郑义颇为满意,他就喜欢这种比不上自己但又能用的人。

     “听闻义王勇闯府衙一事,我等感佩非常,特来拜会!” 郑义被捧得很高兴,和颜悦色问:“你叫什么名儿?从哪来?可愿与郑某一同举事?” “在下蒋勇,以前开过镖局,跟兄弟们走南闯北虽然辛苦,却也能糊口度日,怎知那群贪官污吏不做人!竟逼得兄弟们走投无路,这才落草为寇。

    ” 蒋勇哽咽几下,红着眼继续道:“义王义举,着实令人畅快!与其打劫老百姓,不如打劫官府,要不是杀千刀的官府,咱兄弟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他说得情真意切,连楼喻闻言都生出几分同理心。

     人才啊! 他暗中戳戳霍延,见霍延看过来,竖起大拇指:眼光不错嘛。

     霍延失笑,默默挪动一步,用身体挡住他的大拇指。

     楼喻低首轻笑,还真是谨慎啊。

     郑义深受触动:“既如此,蒋兄弟不妨来我三斤坡,与我等共商大计!” 于是,二百号人被带上三斤坡。

     三斤坡地势比较复杂,兼林木茂盛,视野不清,很容易走错路或者误入陷阱。

     楼喻造访三斤坡是带着目的来的。

     一是宜州与庆州接壤,算是京城到庆州的最后一道门户,于庆州而言,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若起义军如原书一般,京城久攻不下,反而转移目标,寻找有资源优势又城防薄弱的城池,宜州或可为庆州挡一挡。

     二是宜州盛产硫铁矿,也就是盛朝人所称“黄铁矿”。

     黄铁矿具有极高的工业价值,可应用于造纸、纺织、化肥等等领域,甚至还可用于制造火药。

     鉴于盛朝尚未广泛应用此物,认为此物虽肖似黄金,但无甚用处,便称其为“愚人金”。

     楼喻知道这件事,得益于那些游记。

     他后来又派暗部去宜州打探,了解黄铁矿集中区域后,便一直计划如何将此矿收入囊中。

     若他大肆购买,定会引人生疑。

     无法跟宜州府衙做交易,那就只能剑走偏锋,跟这位义王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完美大明星 暗灵法医 极品公子 为了画漫画,我在全世界演剧本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铁掌无敌王小军 人生何处不尴尬 绝对权力 老衲还年轻 弄潮(掌舵者)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商海谍影 第101次逃婚(下) 随身带个侏罗纪 逍遥药仙 挂职 班底 沧浪之水 至高利益 人生交换游戏 忍界修正带 推理笔记Ⅲ:死神笔记重现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04 极品公子 老千4:国士无双 限制级特工 重生追美记(很纯很暧昧前传)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随身带个侏罗纪 刑警荣耀 绝命毒尸 沧浪之水 最强反套路系统(最强装逼打脸系统) 无限之神话逆袭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不朽剑神 在名侦探中身兼五职 七界传说前传 白袍总管 龙蛇演义 无限道武者路 穿成女主的炮灰娘子 直播开荒,资产百亿! 挂剑悬情记 灭秦记 七星龙王 风铃中的刀声 偷天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