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国殇与惊雷(2/3)
面上,已被他用这燧石刻画出简陋却清晰的地形图,正是韩二所绘制的幽谷及周边山势。
“韩卿,”赵桓的声音虚弱却异常清晰,目光落在石壁地图上标注的一处黑衣卫临时哨点,“影枭所部,这几日动向如何?可曾察觉‘鹰喙岩’?”
韩二肃然道:“回官家,影枭主力仍在下游和对岸像没头苍蝇般搜寻,被我们布置的假血迹和丢弃的破碎龙袍布片引开了。
不过…”他顿了顿,神色凝重,“昨夜暗哨回报,发现一队约十人的黑衣卫精锐,脱离大队,径直朝西北‘鬼愁涧’方向去了,行动极为诡秘迅速,不似寻常搜索。
”
“鬼愁涧?”赵桓目光一凝,指尖点在地图一处险峻的裂谷,“那里通往何处?”
“回官家,鬼愁涧是条死路,绝壁千仞,猿猴难渡。
但…传说涧底有上古溶洞,错综复杂,可通山外…甚至…接近西夏边境!”韩二压低声音,“臣等也只闻其名,从未深入。
影枭派精锐去那里,绝非寻人,必有蹊跷!莫非…是‘鹰巢’的隐秘通道?或是与西夏联络的捷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夏!黑冰台!邪铃惑心!赵桓脑中电光石火般串联起韩二之前的情报。
一个更大、更黑暗的图谋逐渐清晰:黑冰台挟持自己,其背后竟有西夏的影子!他们想趁大宋倾颓、金兵肆虐之际,浑水摸鱼,甚至…利用自己这个“大宋天子”的身份,行改朝换代、裂土封疆之实!鬼愁涧,很可能是他们一条备用的、或与西夏联络的秘密通道!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赵桓心底升起,压过了身体的剧痛。
他猛地攥紧手中的燧石,锋利的边缘再次刺破掌心,鲜血渗出,带来尖锐的刺痛,也带来无比的清醒。
“好一个西夏…好一个‘鹰巢’!”赵桓的声音如同寒冰摩擦,“韩卿,那队黑衣卫,必须盯死!但绝不可打草惊蛇!朕要的不是他们的命,是他们走过的路,联络的人!”
他喘息片刻,强忍肋间的刺痛,继续部署,思维快如闪电:“第一,挑选最精干的斥候,远远缀着那队黑衣卫,摸清他们进入鬼愁涧后的具体路线、接头地点!沿途留下只有我们的人才能识别的隐秘记号!第二,加派人手,严密监控下游影枭主力的动向,尤其是信鸽、狼烟等异常通讯!第三,联络山中溃兵和忠义猎户之事,进展如何?”
韩二立刻回道:“已有眉目!昨日有兄弟带回一队约五十人的河中府溃兵,领头的是个都头,叫刘三刀,对王重荣老帅忠心耿耿,深恨朱温余孽和黑冰台!还有几股小规模的猎户,也表示愿听官家号令!臣已按官家吩咐,以天子名义,暂封刘三刀为宣节校尉,统领新收拢的义士!”
“甚好!”赵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告诉刘三刀和所有归附的义士,朕在此,大宋的天便未塌!眼下需隐忍蛰伏,积蓄力量。
朕要他们做三件事:熟悉此谷及周边所有路径、水源、险隘,绘制更详图;收集滚木礌石,在进出要道秘密设置陷阱机关;勤加操练,随时听候朕的号令!待时机成熟,朕要这秦岭腹地,响起诛灭国贼、光复河山的惊雷!”
“臣,领旨!”韩二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眼前这位深陷绝境、重伤在身的年轻皇帝,展现出的坚韧、智慧与王者气度,让他心折不已。
这绝非史书所载的懦弱之君,而是遭逢巨变、正于烈火中淬炼重生的真龙!
赵桓疲惫地闭上眼,胸中却如惊涛翻涌。
宗卿…汴梁战局如何?那枚金扣…可曾送达?朕在秦岭布下的这点星火,能否燃成燎原之势,烧穿这笼罩大宋的沉沉黑夜?
---
**汴梁,宣化门城头。
**
血战已至白热!宋军如同疯狂的蚁群,踏着堆积如山的尸体,一波又一波地涌上残破的城垣!岳飞浑身浴血,沥泉枪下几无全尸,他已率精锐死士登上了城楼!牛皋挥舞着门板巨斧,如同人形凶兽,将金兵的盾阵硬生生劈开!张宪带领弓弩手死死压制着两侧增援的金兵!
“粘罕!粘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