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潜龙砺爪,南天裂变(3/3)
的兴奋。
厅中,一名风尘仆仆、神色倨傲的信使,正用洪亮而带着煽动性的声音,宣读着那篇足以撕裂整个南方行在的檄文:
>**“…伪相李纲,挟持幼主(指广平郡王赵旉),僭越弄权,阻塞贤路,离间天家!**”
>**“…韩世忠等辈,拥兵自重,目无君上,形同割据!更兼勾结匪类,行刺宗室(指康王遇刺未遂之事),其心可诛!”**
>**“…汴梁之败,宗帅殉国,皆因李纲刚愎自用,韩世忠驰援不力所致!此等祸国殃民之奸佞,岂容再踞庙堂,贻害江山?!”**
>**“…本王赵构,受命于天,顺承民意,今于镇江开府,总揽天下兵马,讨逆除奸!凡我大宋忠义之士,当明辨是非,弃暗投明,共讨国贼李纲、韩世忠!以清君侧,以正朝纲!待元凶授首,自当奉迎道君、渊圣皇帝(指徽、钦二帝)还朝,光复河山!”**
檄文如同惊雷,在死寂的厅堂内炸响!每一个字都像淬毒的匕首,狠狠刺向李纲和韩世忠!更将汴梁陷落、宗泽殉国的滔天罪责,扣在了他们头上!最后那句“奉迎二帝还朝”,更是釜底抽薪,直指李纲、韩世忠拥立广平郡王(或可能的其他宗室)的法理根基!
“血口喷人!颠倒黑白!”韩世忠再也按捺不住,须发戟张,佩刀“沧啷”一声半出鞘,狂暴的杀气席卷整个大厅!“康王!你…你怎敢如此?!”
“韩帅息怒!”汪伯彦立刻跳了出来,脸上带着痛心疾首,眼中却闪烁着精光,“此檄文…此檄文或有偏颇之处,然康王殿下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鉴!李相,韩帅,当务之急,是速去镇江,向康王殿下解释清楚!切莫因一时意气,酿成大祸,使亲者痛,仇者快啊!”他身后的党羽纷纷附和。
“解释?”李纲缓缓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冻结灵魂的冰冷和洞穿一切的悲凉。
他没有看汪伯彦,目光扫过那份檄文,扫过宗泽的灵柩,最终落在厅外阴沉的天空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宗帅尸骨未寒…汴梁百万冤魂未息…”
“金贼铁蹄踏破中原,虎视江南…”
“西夏豺狼,趁火打劫,图谋不轨…”
“值此国难当头,存亡绝续之际…”李纲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和滔天的愤怒,如同惊雷般在厅堂内炸响:
“尔等不思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反而为一己之私,罗织罪名,构陷忠良,悍然举兵,同室操戈!分裂朝廷,动摇国本!”
“这檄文上的每一个字,不是墨写的!是用我大宋将士的鲜血!用汴梁百姓的冤魂!写就的!”
“赵构!”李纲直呼其名,须发戟张,目光如电,直刺那檄文落款处刺眼的金印,“你口口声声奉迎二帝!可你此刻所作所为,与那覆灭我大宋江山的金贼何异?!与那背后捅刀的西夏何异?!”
“清君侧?你清的是大宋最后的中流砥柱!是护佑这半壁江山的擎天之石!你这是在掘大宋的根基!断汉家的血脉!”
厅内一片死寂!只有李纲愤怒的余音在梁柱间回荡。
汪伯彦等人脸色惨白,被李纲的气势和犀利的言辞震慑得哑口无言。
韩世忠猛地将佩刀完全拔出,刀锋直指苍穹,声音如同受伤的雄狮咆哮,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
“李相之言,便是韩某之言!康王不仁,休怪我等不义!这建康行在,有宗帅英灵庇佑,有李相公运筹帷幄,有韩某手中钢刀,更有万千不甘亡国的忠勇将士!想要踏平建康,先问问我韩世忠麾下儿郎手中的刀——答不答应!”
“传令三军!”韩世忠的怒吼响彻行在:
“整军!备战!凡有敢犯建康一步者——”
“杀无赦!”
“杀——!!!”厅外守卫的亲兵齐声怒吼,声震屋瓦!
南天,
喜欢靖康前夜:帝业重光请大家收藏:()靖康前夜:帝业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