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铁证鸣冤(1/3)
演武场的风卷着账页扑到吴大人脚边时,方仁杰的指尖还沾着断剑上朱捕头的血。
他望着那抹刺目的"吴"字朱印,喉结动了动——三天前在朱捕头房梁暗格里摸到账本时,他就着月光翻到这一页,奶娘临终前塞给他的半块青铜虎符,此刻正隔着里衣贴着心口发烫。
"你血口喷人!"朱捕头踉跄着扑过来,腰间九环刀的链子撞在擂台木栏上,发出闷响。
他涨红的脸凑近方仁杰,唾沫星子溅到对方鼻尖:"老子跟着吴大人查案十年,你个打更的算什么东西——"
方仁杰不退反进,断剑顺着朱捕头的腕骨压下半寸,疼得对方立刻蜷起手指。
他另一只手探入怀中,摸出一卷裹着蜡封的羊皮纸,"啪"地拍在案几上:"这是血影教三堂主的供词。
上月我在城西废窑堵到他时,他左肩上的赤焰刺青还渗着血——"羊皮纸展开时发出脆响,方仁杰的拇指碾过末尾的朱砂印:"刑堂三位长老验过墨迹,说这是被灌了忘忧散前写的真话。
"
演武场的空气陡然凝结。
吴大人的官靴在青石板上碾出半道深痕,他盯着那枚"吴"字印,喉结上下滚动两下,强撑着甩袖冷笑:"市井小儿伪造文书,六扇门岂会信你?"
"吴大人记性差,我替您想想。
"方仁杰弯腰拾起飘到脚边的账页,指腹重重按在"血影针原料"五个字上,"二十一年前腊月廿三,神判门总坛大火。
当日负责从南诏调运乌头、鹤顶红的差使,是不是您?"他话音未落,台下突然传来倒抽冷气的声音——人群最前排的老捕快张四叔攥着腰间铁尺,指节发白——当年他正是押运队的副领队。
吴大人的官帽歪了。
他伸手去扶,却发现指尖在抖。
方仁杰看着他耳后暴起的青筋,想起昨夜在云栖寺后井边,柳姑娘塞给他的密信里写着:"吴府暗室有血影教密令,落款是九局。
"原来这老狐狸藏得再深,也断不了和当年那把火的牵连。
"奉尚书令召!"
演武场的木门被踹开的巨响惊飞了檐角麻雀。
刘捕头带着四名腰悬黑铁锁的刑司官吏冲进来,腰间银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反手甩上门,声音震得梁上积灰簌簌落:"吴明远、朱成业,即刻随本官回六扇门,协助调查神判门灭门旧案!"
方仁杰望着刘捕头腰间晃动的尚书令手谕,喉间泛起一丝热意——柳姑娘说她天没亮就骑快马出了城,看来这信是真的送到了京城。
他余光瞥见吴大人瞬间煞白的脸,突然想起奶娘咽气前抓着他手腕说的话:"阿杰,你爹断案时总说,再深的泥潭,总得有人先跳进去搅浑水。
"
朱捕头突然暴起。
他甩开按他肩膀的小吏,抄起地上的九环刀劈向方仁杰——可刀才举到半空,就被刘捕头的锁链缠住刀柄。
"放肆!"刘捕头拧着锁链一拽,朱捕头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