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准太子妃日常(下)(1/3)
秦皇后听了宋弘旼的话,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可她转念想到有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在,便是要出头也轮不到自己。
皇上既是立了宋时安为太子,不管情愿与否,都不会在他的亲事上再弄得父子离心。
&ldquo皇上想说什么?&rdquo赵太后神色和煦的问。
宋弘旼温声道:&ldquo太子和妍妍都到了该婚配的年纪,朕想问问母后的意思。
&rdquo
秦皇后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便是外人不知道,可起码他是该知道,妍妍和宋时安近两年来走得近。
且妍妍一直都未婚配,并不是顾忌宋时远。
显然这一年多来,宋时安的表现让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满意,彼此才有了这默契。
皇上这话说得含混,似是在试探赵太后的意思。
赵太后微微一笑,她似是厌倦了母子间的试探,淡淡的道:&ldquo哀家在一众孙辈里,确实最疼妍妍。
给她挑选夫婿,虽不敢说千挑万选,该选怎样的人心里也约莫有谱。
&rdquo
&ldquo最好是青梅竹马一处长大的,再长妍妍两岁,大些知道疼人。
&rdquo赵太后不管宋弘旼心中作何想法,不紧不慢道:&ldquo当然必须得文成武就,并非平庸之人。
&rdquo
这一番话下来,赵太后心目中的人选已经很明晰了。
&ldquo哀家的想法一直都没变过。
&rdquo赵太后抬眼,看着宋弘旼道:&ldquo所以皇上第一次的提议,哀家也觉得好。
&rdquo
秦皇后可能还要思考片刻那个人选是谁,宋弘旼却是立刻想了起来。
他登时便觉得脸上火辣辣得发烫。
先前也是他用过类似的理由,说服赵太后同意把楚妍许给宋时远。
如今这话套在宋时安身上同样合适,他也再不能拿两个孩子的亲事向母后提条件。
&ldquo无论妍妍嫁到哪家,有皇兄您这个皇舅舅替妍妍撑腰,她比不会委屈了去。
&rdquo明华长公主笑着起身道:&ldquo臣妹想起有件事要找皇后娘娘帮忙,就先告退了。
&rdquo
皇兄显然是跟母后有话说,她自然闻弦知雅的顺便把秦皇后也给带走了。
殿中只剩下了赵太后和宋弘旼两人。
&ldquo哀家的意思,是想把妍妍许给太子。
&rdquo赵太后直截了当道:&ldquo皇上觉得如何?&rdquo
宋弘旼虽是早有预感,听到后还是觉得心中不大痛快。
这些日子一来,他时常想着事情究竟是怎样发展到今日这般不可挽回的境地。
或许从那次妍妍替宋时安出头时,便埋下了伏笔。
&ldquo看来时安深得母后喜欢,才舍得把妍妍嫁到东宫。
&rdquo宋弘旼笑笑,道:&ldquo还是母后独具慧眼,比朕还早发觉到时安是个好苗子,值得好好栽培。
&rdquo
赵太后入宫数十载,多少腥风血雨都过来了,岂会听不出宋弘旼心怀怨气的话?
宋弘旼虽是这两年对宋时安有所看重,还并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更何况这一次,把他曾经最喜欢的两个儿子都折了进去,一个贬为庶人一个降为郡王,除了立宋时安为太子,再没有别的选择。
宋时钧和宋时轩虽是年纪长些,可没资格跟宋时安争。
细想来宋时安开始被人发现,是从那次楚妍在演武场闹了一回,一来二去才跟宋时安熟悉了。
再后来又有他陪着楚妍写字,两人渐渐走动起来。
直到宋弘偲收下宋时安做徒弟,又在自己面前演戏仿佛他们叔侄不和,最后又借力打力除掉了宋时琛和宋时远。
只怕宋弘旼越想越是憋屈,觉得被宋弘偲玩弄了,算是被逼着立了太子。
&ldquo人之初,性本善。
&rdquo赵太后波澜不惊道:&ldquo哀家的皇孙们,曾经个个都是极好的。
只是有人后来贪心不足,走上了歪路,哀家也甚是痛心。
&rdquo
宋弘旼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若认真论起来,赵太后还真没对谁厚此薄彼过。
宋时琛、宋时远都曾经是楚妍小时候的玩伴,要知道那时玉妃并不受宠,甚至都不是妃位。
&ldquo难道母后敢说当初默许宋时安来寿安宫,就没有一点点的私心?&rdquo宋弘旼涨红了脸,索性不再绕弯子。
赵太后从容道:&ldquo哀家自然有私心。
&rdquo
宋弘旼听到母后的话,眼中蓦地闪过亮光,以为终于抓到了把柄。
&ldquo曾经哀家的私心是你们三个都好好长大,往后荣华富贵。
&rdquo赵太后自顾自的道:&ldquo再后来私心就大了些,希望你登上储君之位,希望你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rdquo
&ldquo果真等到了这一日,哀家又盼望着儿孙满堂,皇室兴旺。
&rdquo
&ldquo皇上,哀家对待皇子们,向来问心无愧。
&rdquo赵太后声音一转,冷冷的道:&ldquo皇上别忘了自己也曾是皇子!&rdquo
宋弘旼心里有根刺,总觉得是赵太后一手扶植宋时安起来,对抗他所扶持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