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晨光里的忙碌与港丰农场的余获(2/3)
扛起防暴叉,“那赶紧走,早去早回,我可不想在那鬼地方多待。
”
分配完任务,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时敬发推着嘉陵摩托,检查了下油表和刹车,“嗡”的一声发动引擎,摩托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农场的宁静,很快消失在乡道尽头。
林溪和老周媳妇拿着锄头和铲子,往农场西侧的空地走去。
那里的土看起来很肥沃,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林溪先用镰刀割草,老周媳妇则用锄头把土块敲碎,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清理出一小块空地。
老周背着工具箱,往水电站的方向走。
水电站在农场最北端,靠近一条小河,闸门是老式的铁制结构,上面锈迹斑斑,他拿出砂纸,蹲下身开始打磨传动轴,砂纸摩擦金属的“沙沙”声在河边回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天凯的工作最耗力气。
他把几块厚木板搬到东侧围墙下,用斧头劈出楔子,再用锤子一点点敲进墙缝,固定松动的墙皮。
杨振平临走前帮他搬了几块石头,垫在木板下面,让木板更稳固。
马风宇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离王秀兰不远的地方,手里拿着根钢管,眼睛却时不时瞟向林溪她们翻地的方向,显然对农活更感兴趣。
王秀兰吃完饼,靠在柱子上晒太阳,像个没生气的木偶,偶尔咳嗽两声,声音沙哑得厉害。
陈鑫和杨振平则开着货车,往港丰农场的方向驶去。
路上很安静,只有轮胎碾过碎石的“咯吱”声,两人都没说话,车厢里的气氛有点沉重——谁都不想回忆起那个堆满白骨的仓库。
快到港丰农场时,陈鑫把车停在路边,和杨振平步行过去。
“小心点,别碰那些陷阱,虽然昨天拆了,但保不齐还有漏网的。
”他叮嘱道,手里握紧了短钢管。
杨振平点点头,举着防暴盾走在前面,盾面警惕地左右移动。
农场的大门还敞开着,围墙顶上的铁丝网耷拉着,像条死蛇。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那些绿油油的玉米此刻看起来格外诡异,像是在掩盖什么秘密。
“鸡棚在那边。
”陈鑫指着西侧的一排矮房,“你去看看,我去牛棚。
”
杨振平应了声,举着盾往鸡棚走。
鸡棚的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鸡粪味扑面而来,里面光线很暗,地上散落着些鸡毛和谷粒。
“有活的吗?”他低声喊了句,没人回应,只有几只老鼠“嗖”地窜进墙角的洞里。
他刚想转身,突然听到“咯咯”的叫声,从鸡棚最里面传来。
杨振平眼睛一亮,举着盾慢慢走过去,只见角落里的鸡笼里,关着七八只芦花鸡,正惊恐地看着他,翅膀扑腾着想要飞。
“找到你们了!”他咧嘴一笑,小心翼翼地打开鸡笼,把鸡一只只抓出来,塞进带来的麻袋里。
另一边,陈鑫走进牛棚。
牛棚很大,铺着干草,角落里堆着几捆没吃完的草料。
他往里走了几步,突然听到沉重的呼吸声,从最里面的隔间传来。
“有人?”陈鑫握紧钢管,慢慢靠近。
隔间的门没关,他探头一看,瞬间松了口气——是头牛,黑白相间的奶牛,正趴在干草上反刍,看到陈鑫,只是抬了抬头,又低下头继续吃草,看起来很温顺。
“好家伙,果然活着。
”陈鑫笑了笑,走过去摸了摸奶牛的脖子,皮毛很光滑,看来李建国夫妇把它照顾得不错。
他找到牛缰绳,系在奶牛脖子上,试着拉了拉,奶牛很配合地站了起来,跟着他往外走。
两人在院子里汇合时,杨振平的麻袋鼓鼓囊囊的,里面的鸡“咯咯”叫个不停;陈鑫牵着奶牛,牛蹄踩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还有意外收获!”杨振平兴奋地说,“我在鸡棚后面的地窖里,找到两袋稻谷,没发霉,能吃!”
“我在牛棚旁边的仓库里找到半桶盐,还有几瓶酱油。
”陈鑫也扬了扬手里的盐桶,“都是好东西。
”
两人不敢耽搁,把鸡、稻谷、盐桶都搬上货车,陈鑫牵着奶牛,让它跟在货车后面走——牛走得慢,直接赶上车太费劲。
往回走的路上,气氛轻松了不少。
杨振平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时不时回头看看麻袋里的鸡,脸上笑开了花:“这下好了,以后有鸡蛋吃了,等鸡多了,还能炖鸡汤喝!”
陈鑫也笑了笑,看着身边温顺的奶牛,心里踏实了不少。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