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制陶(2/3)
…又粘又涩,重金属味很冲…”
“这个…表层土太多…太散,像吃沙子…”
“这个比例…嗯…粘性适中,涩味…好像淡了点?但还是有…”
“再试试这个…多加一点点表层土…嗯!好多了!粘性可以,颗粒感不明显,最重要的是…重金属的味道很淡很淡了!几乎尝不出来!”苏暖暖指着其中一个土饼,眼中带着惊喜。
反复试验了数十次,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神力(尤其是苏暖暖),终于确定了最佳混合比例:三份表层土(取自相对远离锈河的荒地),一份经过初步沉淀的河底淤泥(取自支流回水弯,污染相对较轻),加适量纯净水。
混合后的陶土呈现一种深沉的砖红色,质地均匀,粘性适中,苏暖暖的“质检”勉强通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是塑形。
没有转盘,全靠手工。
“我来试试!”孙强自告奋勇,他升级后体质(CON)高达10,力量(STR)8,手掌宽厚有力。
他抓起一团陶土,试图捏成一个水罐的形状。
然而,看似柔软的陶土在他手里却异常“倔强”,要么厚薄不均,要么捏着捏着就塌陷变形。
“力量太大,控制不够精细。
”袁方鉴定着半成品,“结构应力不均,干燥或烧制时极易开裂。
”
“李哥,你的影子…”袁方看向李慕白。
升级后精神力(INT)高达13的李慕白,操控影子更加得心应手。
李慕白会意,走到工作台前。
他脚下的影子如同活物般蔓延开来,覆盖在工作台上。
他拿起一团陶土,影子则如同无数只灵巧而稳定的“无形之手”,开始辅助塑形!影子的力量虽然只有本体的2%,但胜在数量多、控制精细、绝对稳定!它们或托底,或扶壁,或均匀地按压陶土表面,在李慕白本体的主导下,一个圆润、厚薄均匀的陶罐雏形,竟然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缓缓成型!
“太棒了!”唐小月忍不住拍手。
“精准…稳定…”袁方用鉴定术扫描,结构应力分布远优于孙强的手工品,“李慕白主控塑形,其他人辅助准备陶胚和简单部件(如罐耳)!”
塑形完成,是漫长的阴干过程。
龙飞的【除尘】再次大显神威,精确控制干燥环境的洁净度,防止灰尘嵌入陶胚表面导致烧制缺陷。
赵小雅的【微光抚慰】则被用来维持阴干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虽然效果微弱,但聊胜于无)。
最关键的挑战——烧制,终于到来。
“需要持续的高温,至少800度以上,最好能达到1000度。
”袁方回忆着书本知识,“持续时间要足够,才能让陶土发生质变,烧结坚固。
”
“燃料呢?”林涛看着周围光秃秃的红土地,“这里连根像样的柴火都没有!”
“用这个!”钱多多指着仓库附近堆积如山的、彻底腐朽报废的木质器具碎片(床板、破柜子等),“虽然朽了,但烧起来没问题!还有…林涛你处理过的那些重金属废料残渣!”他眼中闪着光,“那些东西富含金属氧化物,高温下也许能…形成某种原始的釉?或者至少提高炉温?”
一个简陋的“土窑”在宿舍旁的空地上被迅速搭建起来:用相对耐火的石块(袁方鉴定挑选)垒砌成下方带通风口、上方有烟囱雏形的结构。
内部用李慕白的影子辅助塑形,糊上厚厚的混合陶土作为保温层。
第一批需要烧制的陶胚(主要是水罐和储水缸的部件)被小心放入窑内。
林涛处理过的黑色废料残渣被钱多多均匀撒在陶胚表面。
朽木被点燃,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紧张而期待的脸。
“控温是关键!”袁方紧盯着窑口,“靠感觉添柴根本不行!李慕白,影子能探进去感知温度吗?”
李慕白尝试了一下,摇头:“影子对纯粹高温很敏感,会被削弱甚至灼伤,难以精确感知内部温度分布。
”
“暖暖,看你的了!”袁方看向苏暖暖,“绝对味觉Lv.3的‘溯源’能力!尝一尝窑口飘出的烟气和热浪的味道!判断里面的温度变化和物质反应状态!”
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苏暖暖深吸一口气,集中全部精神(INT12!),小心翼翼地凑近窑口,捕捉着每一缕带着高温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