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与林悦迅速制定应对策略,一场旨在力挽狂澜、消除隐患的行动在秦国全面展开。
首先针对“集思馆”的混乱局面,嬴政亲自颁布诏令,明确“集思馆”的宗旨是为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服务,所有学者必须以促进国家发展为首要目标,严禁因学派之争扰乱馆内秩序。
同时,任命一位公正无私、学识渊博的老臣担任“集思馆”馆长,负责整顿馆内风气,规范学术研究。
新馆长到任后,立即制定了详细的学术规范和考核制度。
学者们的研究方向需围绕如何将诸子百家思想与秦国实际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每月进行一次学术交流,要求学者们在交流中相互尊重,以理服人,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学派诋毁。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俸甚至除名的处罚。
在新制度的约束下,“集思馆”内的纷争逐渐平息,学者们开始专注于对各学派思想精华的挖掘与融合,为秦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地方,秦国加强了对思想言论的管控。
各地郡守接到命令,组织专门的巡查队伍,深入乡村城镇,密切关注民间的思想动态。
一旦发现有人传播歪曲思想、蛊惑百姓的言论,立即进行抓捕审讯。
在山阳县,那股以道家名义煽动百姓抵制劳役的势力被迅速瓦解,为首的几个造谣者被依法严惩,在当地公开处决,以儆效尤。
为了让百姓正确理解诸子百家思想和秦国政策,秦国加大了宣传力度。
各地官府组织文化宣讲团,深入到各个村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讲解秦国政策的意义和目的,同时介绍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