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3)
:“等你考完恩科,直接去找母亲便是。
”
黛玉笑着点了点头。
次日,鹿岁又进宫了一趟。
他刚回来的时候便与鹤年进宫,与林柳见了一面,不过当时只是三人叙旧,所说各自这些年的经历,便已经花去了一个多时辰,鹿岁与鹤年担心打扰了林柳,便告辞离开了。
这次鹿岁要走,自然是要进宫与林柳告辞的。
见到鹿岁,林柳有些愧疚:“你才在京城没待几天,便又要回江南了,与家人都没怎么相处。
”
鹿岁哈哈大笑:“人长大了,本来就是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啊,我喜欢做生意,而江南更适合做生意,我当然要到江南去啊。
”
林柳看着鹿岁笑脸,见他没有一丝勉强,这才放心:“虽然江南更做生意确实更方便,但如果又有机会,你还是将生意搬到京城来吧。
一来京城到底是最大的城市,全国各地的商品都会汇聚在这儿;二来除了龟龄,家人都在这儿,再等两年,龟龄也该回到京城了。
”
“而等恩科进士出来,我对朝廷的掌控力也会比之前更强,你也没必要一直留在江南坐镇。
”
不只是龟龄和鹿岁,就连赵史氏,她也都想要召回京城。
鹿岁一怔,犹豫许久后叹气:“这不是交通不便吗?从江南到京城,起码得两个月时间,若是将生意总部搬到京城,江南那边的生意难免荒废。
”
林柳一愣,懊恼地揉了下自己的眉心:“我怎么忘记了这件事……”
鹿岁疑惑地看向林柳:“姐姐?”
林柳冲着鹿岁招招手,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方子然后交给他:“这是水泥的配方,除了煅烧石灰石这儿有点儿难度,其他步骤都非常容易,获取原材料也非常简单。
这东西一开始是粉末状,加了水后搅拌均匀,冷却凝固之后便能如石头一般坚硬。
”
“水泥最适合用来建房和修路。
我原本打算过两年,等到国库充盈了,我就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制造水泥修路。
不过如今你若是用得上,我便先将水泥交给你。
”
说完水泥,她又提到了外国如今使用的,轨道马车,“轨道马车速度也比寻常的马车速度更快,几乎可以与单独骑马赶路的速度相媲美。
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轨道材料是木制的,非常容易损坏。
”
鹿岁认真思考之后,点了点头:“若是水泥真如姐姐所言一般,在加水搅拌冷却之后,会变得如石头一般坚硬,那确实可以用水泥来修路。
你说的轨道马车也能用上,毕竟马匹在平坦的路面上奔跑,怎么也比在崎岖小道上更快。
”
说着他笑了笑,“这世上的商人,就没有一个不希望全国交通四通八达,最好能一日走遍整个国家的。
这水泥姐姐倒也不用免费给我,我出一笔钱,算是向朝廷买下水泥的配方,等我拿水泥将江南与京城的路打通后,这些钱大可以向那些商人们收回来。
”
“其他地方的商人见到了,定然会想办法向弟弟打听水泥的配方与来路,到时候我只说是从户部购买,只要有意的,自然愿意拿银子交换。
”
虽然户部不能直接做生意,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只要转个手,这些都不是问题。
“等这些商人自己花钱买下水泥配方,将全国各地的主要道路都修好了,朝廷再用之前大商人们买配方的钱,修一些不重要的小路,也花不了几个钱。
”
林柳眨眨眼,疑惑地看向鹿岁:“这倒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办法,不过,你打算用什么办法,从其他商人身上,将你买配方的钱收回来?”
鹿岁看向林柳,眼神微眯:“姐姐,你是不是想要……”
林柳微笑,点头:“你是我弟弟,你想要用水泥谋利我当然没有太多想法。
但万一你做了,其他商人也有样学样,朝廷岂不是损失了一大笔银子。
”
鹿岁哈哈大笑:“我就是想着,等路修好之后,直接向那些商人收过路费。
”
林柳立刻发现了让商人自己修路的危害:“按照你的说法,一旦商人买下配方将路修好,这条路的所有权就变成了商人?他们可以向老百姓与商人收费,自然也可以向朝廷收费,甚至……”
林柳皱眉,虽然商人们不至于胆子大到向朝廷收费,但确实有这个隐患。
若是一旦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朝廷要往商人们修出来的路上过,他们使一点儿小绊子,就能耽误很多时间。
她啧了一声,“看来我不能将水泥交给你了。
”
鹿岁听了林柳的话后,瞬间懂得其未尽之语,然后便开始思考该如何避开这个隐患。
但……
两姐弟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向对方:“路,必须朝廷修。
”
只有朝廷修路,路的所有权才是朝廷的,而不是某个商人。
可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前朝太上皇退位的时候,国库里面空得连耗子都不愿进去。
后来先帝上位,倒是通过抄家攒下了不少银子,但对整个国家的运转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何况之前打了一仗,边关将士的军饷也万万缺不得。
鹿岁笑道:“还是要商人出钱。
”
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商人更希望能通过修路,缩短运输商品时间的人了。
那些商人也有钱,修路的银子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毕竟水泥的原材料,是真的便宜。
林柳一下就想到了,自己前世老家门前的那条公路的路口,曾竖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的,便是捐献者的名字。
商人有钱却没权没名。
如今朝廷初建,自然不敢拿官位与商人交换,哪怕是不重要不起眼的微末小官儿,人数多了,在建国最初也能对朝廷大事造成影响。
所以只能给他们名声。
林柳提出立碑的办法,鹿岁只在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儿,立刻拍案叫绝:“这法子好啊,那些商人每年做慈善,都向寺庙道观捐了多少钱?图的不就是一个名儿?若只是捐钱修路,就能让自己在十里八乡扬名,他们定然愿意。
”
毕竟修路,本来就对他们更有好处。
鹿岁想了想,笑道,“其实还可以让他们另外出一笔钱。
”
林柳一愣:“还能怎么掏钱?”
鹿岁失笑:“取名。
若是他们能出一笔与修路等数目的银子,便能为自己修建的那条路命名,哪怕他将那条路取做自己的名字,又或者家族的名字,都行。
”
林柳眼睛一亮:“可行!”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金秋进门通传,说是林如海与季崧求见。
林柳正愁着他们两姐弟商量出来的法子会有漏洞,听到两人前来,赶紧让人将他们请进来,然后将水泥修路、以及在水泥路一侧修建轨道的事儿全都告诉了两人。
两人进宫本来是为了话本儿——
几天过去,季崧总算抽空将两个话本儿看完,并写出了一篇声情并茂的“读后感”。
两人商量之后,林如海自己也写了一篇辞藻更华丽的,也更理智的“读后感”。
两人进宫,就是为了与林柳商量,决定顶着自己的大名儿,将两篇文章投稿给鹿岁的书肆,然后刊登在报纸上。
哪怕是古代,名人效应也是存在的。
何况两人一个是朝廷首辅,还是皇上的养父;一个是朝中大将,还是皇上的未婚夫。
两人从某种程度上,还代表了皇上。
若是他们二人都为两个话本儿写了文章,自然会让更多的人去买话本儿与报纸翻看。
不过这事儿在修路面前,只能暂时退后。
毕竟话本儿关乎的女性利益,而修路,关乎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利益。
两人加入林柳姐弟,一番查漏补缺,很快敲定了修路的章程——
几人一致觉得,贩卖水泥配方的办法不靠谱,还是得靠着朝廷自己建造一个专门生产水泥的部门,然后在全国各地开设水泥厂,面向每一个人售卖水泥。
不过在此之前,朝廷也需要修一条路出来打个样,让其他人知道这水泥修出来的路到底是什么样子,又经用不经用,是不是真的能缩短赶路时间。
不过最后,鹿岁直接掏出大把银子:“这路不用朝廷修,还是按照我们商量的那样,由商人‘捐献’的好。
你们不要忘记,我也是商人中的一员,我出钱修路,实在再正常不过。
”
其他三人看向鹿岁,有些担心。
从京城到姑苏这条路非常长,哪怕水泥不值钱,想要修一条这么长的路,需要的银钱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目。
鹿岁看了三人一眼,笑道:“你们忘记我在全国各地都开了‘林深见鹿’的铺子?不说卖给那些海商和洋人的布匹,就只是全国各地的销售额,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我如今就算什么都不做,就躺在床上数钱,都能数到我七老八十的时候。
”
最关键的是,鹿岁最大的爱好就是赚钱,次要爱好也不过是看那些文人在自己的报纸上你来我往地吵架、爆对方的狠料,赚了无数的银钱,却根本没多少花销,这么多年攒下来,只是修一条路而已,对他来说不过是洒洒水啦。
林如海握了握拳,有那么一刻,他突然很想将鹿岁这小子拖到皇宫外,将他狠狠地揍上一顿。
季崧也跟着咬牙,只觉得鹿岁这小舅子太过可恨。
有钱了不起啊?
鹿岁微笑:是的,非常了不起。
你看现在,他能轻轻松松拿出修一条二百万米长道路的银钱,而其他两个人却只能看着他羡慕嫉妒恨。
鹿岁嘿嘿一笑,只当看不见父亲与未来姐夫的眼神。
林柳无奈失笑,到底没有多说什么。
水泥的事情谈完,林如海与季崧便提到了为鹤年的两个话本儿写诗作赋一事。
林柳听完,皱了皱眉:“若只是一味地夸赞,怕是引起的关注度不会太长久。
”
鹿岁一听,当即摆手:“这有什么,就和以前一样,让人写几篇论调与父亲他们完全相反的,直接吵起来就是了。
”
林柳想了想:“首先,你必须找到名望与父亲、季崧相当的,才能真的吵起来,而不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其次,一旦另一种论调占了上风,对我们即将做的事没有好处。
”